现在蒸汽机技术合格,蒸汽拖拉机不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项目,月产量达到十辆,节省了大量农村人口。大量外地移民经过培训后转入工厂工作。合格的蒸汽机开始被大量使用,自公元 1343 年冬季起,苏星云的势力开始向蒸汽时代迈进。
不仅在钢铁方面取得了突破,一位化学毕业的初中生沈城也为苏星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沈城在化学组负责主管硝酸的生产,但原料一直匮乏。他冒着巨臭来到积硝厂。经过几年的发展,硝化细菌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硝石来自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分解,然而在领地中蛋白质十分稀缺,苏星云不可能用肉作为原料。一天,沈城发现一个粪堆中的硝石产量很高,经过调查,他发现这个粪堆来自江边的渔民,他们将鱼内脏清理出来后丢进粪坑。于是,沈城发现了积硝的良好原料——渔民不要的水生动物下脚料。
通过实验,沈城成功发明了硝田积硝法,即将大量的鱼内脏用蒸汽机磨成浆,与粪便和木灰均匀地撒在一块地上。
苏星云全程参与了这个实验,凭借对原时空东宁纪的模糊影像以及积硝工人对硝化细菌习性的一点研究经验,进行了场地布置。在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失败,其中一次积硝到很少的程度就停止了,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继续,硝化细菌似乎消失了。
后来,通过用石蕊地衣检测的 pH 试纸发现硝田的酸性太高,喷洒微量碱液中和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技术基本成熟,一亩地在最热的月份最少可以月产 700 公斤硝酸盐。但副作用是长江的渔民开始大小鱼虾一起捕捞,吃不了的就腌制起来,剩下不能吃的烂鱼虾卖给积硝厂。
有了硝酸盐,化学组开始全力运作。大号铅制反应皿投入使用,大量从马鞍山小矿洞开采的黄铁矿被煅烧生成硫的氧化物,进而制造出浓硫酸。在浓硫酸和硝酸盐的作用下,通过外部温水加热,在铅制反应皿中产生气体,再经冷凝管生成硝酸。有了硝酸,一批批苦味酸被生产出来,转化为苏星云军队的战斗力和矿石的生产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领地中的一万名初中生加入各行各业后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实际行动向苏星云展示了他高中学习的知识的实际用途。这批在本时代堪称高级人才的初中生,将逐步诠释工业的强大力量。
此时,苏星云的举人功名已经到手。
1344 年初,在领地初步形成钢铁化工的初级工业体系后,苏星云的出海战略开始付诸行动。十艘五百吨的沙船运载着苏星云和第一批 500 人的共和军以及大量物资,前往海边的如皋县开辟分基地。
这一行动标志着苏星云的势力开始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在海上,他们将面临诸多挑战,如恶劣的天气、未知的海域以及潜在的敌人。然而,苏星云坚信,凭借着他所建立的工业体系和这一万名充满创造力的初中生,他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在如皋县,苏星云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钢铁、化工等产业。这个基地将成为他向海洋进军的重要支撑,为他的势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个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他的事业,共同推动工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星云的工业体系不断壮大。他开始注重技术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系列的科研机构和学校,为领地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那一万名初中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在生产一线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还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成为了苏星云事业的中坚力量,为领地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