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王等一众匪首被逮捕归案,有的被送往改造营接受改造,而像赵胖子这样臭名昭着的恶徒,则被公审判处死刑,以儆效尤。
陆海留下了四万主力部队来完成对山东的改造工作,随后他亲自率领六万大军继续向河北进发。与此同时,何成也在河南留下了两万军队,他将自己的部队一分为二: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向山西附近挺进,另一支五万人的军队则直接进攻山西。在这一阶段,何成的部队面临的困难显然要比陆海的部队大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尽管陆海的部队人数较少,但他依靠着海路的补给线,行军之路依然顺畅无阻。而且,进攻河北的并非只有他一支力量,汪海也带着两万部队准备在大都附近再次登陆,形成夹击之势。
而向山西太原进军的何成一军,只能努力保持攻击弹药的充足以维持进军速度。山西这片区域是共和后勤控制的边缘地带,对于这条战线,何成并没有心思与陆海去比较,他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西安的情况则更为严峻。襄阳、安康、十堰市这一带早已被共和军控制,西安距离这些已被共和控制的区域只有一百公里之遥。一个师押送的后勤补给只需两天就能到达陕西前线。进攻陕西的三万部队由何峰率领,他拒绝了上级分派给他的重型攻城火炮,用他的话说,“那玩意儿太重,不实用。”陕西这个地方在元代就已经比较干旱,因此这里的城池都没有护城河。西安的护城河还是在明朝时期挖掘的,而在这个时空中已经不存在了。
何峰利用火炮和机枪的掩护,让爆破组轻松地接近了西安城墙脚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爆破拆迁,等到何峰认为城墙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决心发起攻城时,却发现城中留守的元军早已逃之夭夭。西安这一带的防御城墙都是宋朝时期建造的,元朝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并没有花钱修城的习惯,所以这一带的城墙往往是北边最为坚固,南边则稍逊一筹。
陕西的李思琪对自己的城防根本没有信心,他留下守城的部队是他原本打算放弃的,而且给了他们一个命令:破城时可以投降。如果不是城内的大户对共和有一丝畏惧,城门早就打开了。而何峰在揉虐城墙的这些日子里,城内已经统一了意见,准备献城。何峰只是提前了这一过程。
李思看到河南被共合军拿下后,深感大势已去,早就准备好了逃跑的计划。他的大军向西开去,但他向西进发并不是去投奔察汗王国。李思琪本身就是个人杰,他不想再和共和消耗实力了,抵抗不了就不抵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收集了工匠和武器,准备到西北再开辟一片天地。打不过共和这个怪兽,欺负西边不会用火枪的野蛮人总还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苏星云的到来大大提升了这个时空的战争水平。原时空中朱元璋部队征战时期的火炮射程只有165米,洪武初期的火炮射程也不过二百三十米。而现在,天下随便哪家势力研制的火炮都有五百米的射程,元朝自造的鹰炮更是有着1200米的惊人射程。中原的军阀在共和面前可能显得弱不禁风,但跑到西边就变得厉害了。李思琪首先宣布废除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将汉人的地位提高,同时将工匠作坊向甘肃搬迁。他的军队在西边对察汗帝国开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思琪已经不再是元军的一员,他已经独立了。
何峰成功收复西安后,第一时间将李思琪西逃的消息传回大本营。苏星云的指示是放任其离开。西安的收复标志着共和在西线的战事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任务便是将元朝残余势力彻底驱逐至大西北的荒原。
面对共和军队的步步紧逼,元朝方面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招数层出不穷。此时,河北、山西等地纷纷传出何成、陆海准备自立的消息,甚至有谣言称元朝已经封陆海为齐王,何成为晋王。这样的谣言在共合军内部简直成了笑料。元朝试图通过谣言战来扰乱共和军的心智,但结果却是汪海率领的部队在天津地区再次成功登陆。
天津这个地方,在共合军的先前袭击后,元朝曾紧急修建了防御炮台。然而,那些当时的火炮在面对共和现在使用的舰炮时早已过时。在爆炸弹的猛烈打击下,这些炮塔被舰炮凭借优势射程一一摧毁。实际上,在登陆舰队抵达之前,炮塔的军官就已经逃离了岗位。由于陆海的军队在河北方向发起猛攻,元朝方面早就做好了西逃的准备,至于海上而来的攻击,现在已经无暇顾及了。整个京津地区弥漫着浓厚的逃命气氛。
当舰炮摧毁第一座炮塔时,所有的炮塔守军都陷入了溃逃。汪海的军队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在京津地区登陆了。
随着战报不断传回大都,恐慌情绪也逐渐蔓延开来,提醒着元朝上下:“是时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