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文侍郎之言有理。传谕兵部,速将开城战况消息通告丸都城大将军处。大将军回返与否由大将军自定,我京城速发援军4万驰援开城。”
“王上,微臣有一计。”
“丞相请将~”
“待京城援军抵达开城之后,可传令军民将开城以北道路及桥梁彻底毁掉,特别是汉江上的浮桥必须毁掉,再将汉江以南船只全部调往江北。如此,既可坚开城守军守城之心,又可预防开城陷落之后隋军向北开进。”
“丞相,此计原本我南方军民已在使用,可惜只能阻滞而无法彻底阻断隋军北进啊!”
“王上,原先使用此法皆为我国百姓散兵自发而为,道路桥梁摧毁的并不彻底,以致隋军可将其恢复。现在,前有开城阻敌,王上便可下令京城将士前去毁路拆桥。特别是山路必须彻底挖断,不容其轻易修复。加上入夏雨季即将到来,使其山路更加难行,如此便可为我军赢得时间,以待大隋国内生变,隋军知难而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丞相此计甚妙,也是不得已之法,就依此进行。”
“是,臣谨遵上御。”
高句丽国王渊盖太祚的一道御旨之下,京城百姓尽皆开动,全民投入到了一场破袭交通道路的人民战争之中。
一条由开城北门通往京城的官道彻底毁坏,有些地段甚是是无法重修。汉江之上的码头渡口尽皆破坏殆尽,江上更是一条船都不见踪影。
驻守开城的8万高句丽守军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虽然南方的隋军入侵者尚未到来,但人人都知道这座城池便是他们最后的葬生之处,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只有与城池共存亡。这其中还包括至少20万开城百姓。
隋军即将抵达开城的消息令镇守在北方丸都城的大将军渊盖苏文颇觉为难。
此时,他面临的局势正如父王给他的御旨中说的那样。隋军分作三路牢牢的吸住了高句丽国北部三大兵团,牵制住了高句丽国大部分兵力。现在能稍作动弹的只有他这里的丸都城人马了。
丸都城内将军府中,大将军渊盖苏文正聚将商议着,府中众将此时都面色沉凝,人人叹息却又无人说话。
“让本将军没想到的是大隋竟然出动如此多的兵力来攻我高句丽,其北方两只水师全部出动了。难道真的就不怕后院起火么?”渊盖苏文见众将都不说话,自己一句话像是对众将而言,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大将军,如今我等分身乏术,眼睁睁的看着大隋军队从南方渡海而来攻击北上,我国都即将有沦陷之虞。依末将之计不如将北部四城驻军全部撤回,我军将防守重点全都南移至鸭绿水一线。这样龙源城到丸都城一线便无突出部,也无惧后路被断。”一副将提议道。
“哦?”渊盖苏文听了此建议颇觉新奇,忙走到桌案前仔细的看着地图,并不时点着头。
“明博将军的提议甚好。只是要将整个辽东全弃了,本将军还有些于心不忍,想当初得到这些土地是多么不易啊!现在说弃就弃了?”渊盖苏文有些不舍得念叨着。
“大将军,说是弃了也非完全弃掉辽东。这鸭绿水西头江北重镇龙源城不弃,东头这处丸都城及丸都山也不弃,这三处加上一条宽阔的鸭绿水,便足以牵制住大隋辽东数十万大军,使其不敢轻易渡过鸭绿水南下。而北四城撤下的20余万我军将士便可称为机动兵团,可驻扎鸭绿水南岸,也可分兵回京城防守。此乃脱困之计,望大将军思量!”
“嗯!容某三思。诸位若无话可说便都退下,各自回营督导将士守城。”
“是。”众将一起应道,随即便转身出府而去。
“明博将军暂且留步。”
“是,大将军。”
明博听到呼唤不得已只得再次回到先前自己站立的位置,看着渊盖苏文埋头观看地图。
“明博将军,你来看~”渊盖苏文头也不抬,只是向明博招了招手,继续说道:“你看,北四城外并无多少隋军,狡诈的杨广竟然连辽水都不过,仅仅派出数千人马过河。其毫无一战之心,牵制我军之企图太过明显了。”
“大将军说的是。据说,杨广又从国内抽调来20万骑兵也只在辽水北岸驻扎,看的出其是打算在我北四城撤兵之后,随即便全军渡河追击,并无攻打我北四城之心。只可惜,我北四城如此坚固难攻,竟然无处发力。”
“是啊!杨广此人非常狡猾,他此次亲征辽东犹如是来度假一般。但从眼下态势看,我军只有撤回北方四城之兵了,以使其成为抵挡南方入侵的主力。本将军撤兵之意已决,撤出的这20万人马,除一半沿鸭绿水布防外,令一半就交由明博将军带领火速回返京城,已作抵挡南方隋军之主力。遍观某手下众将,明博将军有勇有谋,也只得将此重任交付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