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怀玉说的对,此次征辽,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首要任务,是要调动敌人,歼其主力。只要将高句丽主力歼灭,那高句丽人修的这千里长城,打造的这无数山城,又有何用?”
高句丽这四万步骑,如果能调出来歼灭是最好的,要是他们不敢战,就龟缩新城,那李绩就率军南下辽东城,在这里打一场会战,拿下辽东城后,再北上攻新城灭那四万步骑也是一样的。
要是新城那四万步骑南下,李绩可以来个围城打援。
尉迟恭在旁边看了许久地图,“臣请求陛下给我五千人马,臣沿贵端水往东,一路杀奔国内城,眼下国内城的兵调来新城这边,必定空虚。”
“臣领一支奇兵,必可拿下国内城,震动其后方,迫使高句丽兵回援,臣还可以奔袭平壤,配合海路水师,有机会生擒盖苏文和高宝藏。”
老黑这个提议挺大胆的。
五千奇兵,孤军深入,直奔国内城,要是能够拿下,那就可以顺势渡过鸭绿水,再奔袭平壤。
就算不能突袭拿下高句丽王城,但也能震动其后方,迫使其调动兵马防守,能减轻辽东前线压力。
“臣拿下国内城,也能诱使鸭绿江下游乌骨城、大行城等的高句丽兵来夺,这样乌骨、大行又空虚,吴黑闼、庞孝泰的水师就可以夺取鸭绿江口的大行城,进而攻打乌骨城,”
计划挺冒险,而且有一定的可行性。
可李世民却摇头了。
“没必要冒这个险孤军深入敌后。”
想当年杨广征辽时,还曾派了九路总管领着三十万大军,一路就冲过高句丽辽东的重重山城,一路就杀去了平壤,
高句丽人的乙支文德来了招诱敌深入,等隋军渡过鸭绿江,在大同江流域,高句丽人故意一直败,诱的隋军不断追击深入,隋军士兵嫌带的粮食负重,边追边把粮食扔了,
结果最后被高句丽人来了个半渡而击,隋军大败,等撤退时,发现没粮食了。
可要撤回辽东,这一路上却还有无数高句丽人的山城堡垒拦截,最终这三十万人,仅两千来人逃回辽东,其余大多做了俘虏。
这可不是草原,你千里深入敌后,可以到处跑,
这辽东,高句丽立国七百余年,这无数的山城,早就把所有的交通孔道都控制住了。
一旦被围堵,那就真的要全军覆没。
眼下情况,没必要冒这样的险,派水师海路过去沿海袭击就足够了。
皇帝的战略意图很明显,表面上宣传的是要一举灭掉高句丽,但实际上这次亲征,真正的战略意图是在辽河平原歼灭高句丽的精锐主力。
若是能够再拿下几座大城就更好了,将其辽东长城防线彻底的撕开,也把其辽河防线打破。
皇帝甚至做好了最坏结果的准备,最差的结果就是过来打几仗,一座城没拿下,斩杀个万八千敌军,半年后班师。
“先拿下辽东城。”
相比起新城等都是山城,辽东城是一从平原城,相对好攻打,而且背靠辽河,适合唐军大军团作战,尤其适合调动敌人,围城打援,歼其主力,
相比起一座座山城去硬啃强攻,
在辽东城下会战,才更合适。
五月初三,阎立德负责在大辽泽西岸搭建野战行军桥,仅三天时间,就在辽泽上搭起了长达二百里的行军桥。
布土作桥,军不留行。
五月初十,
全军两万余人马,已经全部渡过辽泽,包括提前在营州打造的能抛三百斤石弹的攻城大炮车,以及大量的神机火器。
得益于前期苏定方率领的幽营唐军和奚契协从军的大扫荡,加上李绩、武怀义他们的不断调动敌军,辽河西岸已经没有了高句丽守军。
皇帝这两万人,包括大量重装骑兵、重装步兵,以及工程部队、火器部队,都是一路无阻的轻松通过了最艰难的二百里辽泽。
并顺利的渡过了辽河,抵达辽东城下。
当那些能够抛射三百斤巨石的攻城抛车组装完成,辽东城的守军已经在瑟瑟发抖,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些攻城巨兽其实还不是唐军的杀手锏。
真正的杀手锏是神机营,
他们的各种毒烟弹、火油弹那才是攻城利器,尤其是那些火油弹,用抛车抛入城中,比起传统的那种引火之物可是强百倍。
唐军准备来个烈火焚城。
李绩武怀义六万军团果然在南下时遭到了新城、国内城的四万步骑的拦截,
紧接着,辽东城主,在看到唐军在城外组建攻城巨炮后,也终于坐不住了。不能任唐军从容攻城,于是集结兵马,率步骑四万出城来战。
不少随驾官员纷纷表示,敌众我寡,不若深沟高垒,待苏定方、李绩两路兵马到来后再战。
武怀玉扫过这几个文臣,
“辽贼恃众,有轻我心,我建议出击,挫其锋芒。”
安国国王安禄山这时也是立马站出来响应自己义父,“陛下,太尉言之有理,臣愿为先锋,清道以待乘舆,不使贼烦君父也。臣愿率麾下三千安国骑兵,挫其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