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可学公孙渊,死守

吕蒙告诉孙权:夺徐州易,守徐州难。因为徐州地势平坦,适合骑兵做战,而骑兵及陆战能力恰恰是东吴军队的死穴(东吴军只擅长水战)。如此一来,孙权的海路北伐计划难道就要胎殆腹中?

但是,孙权既然能在东吴称帝,就说明他考虑问题时所站的高度绝非吕蒙之辈可比。果然,孙权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拉拢辽东的公孙渊,利用公孙渊的战马及强悍的士兵,来实施他的海路北伐方案。

公元233年,孙权不顾群臣的反对,遣张弥、许晏等人帅领精兵一万,携带金玉珍宝,从海路奔赴辽东,立公孙渊为燕王。

公孙渊对孙权如此重视自已感到受宠若惊,但他并没有丧失理智。

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公孙渊认为自己实力与曹魏相差悬殊,一旦答应与孙权联合抗魏,曹魏就会进攻辽东,到时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孙权远水救不了近火)。

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公孙渊就杀死孙权派来的使都者,收编了孙权的一万精兵,并将吴使的首级献给曹叡示好。

从公孙渊对待孙权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公孙渊对曹魏政权是心怀敬畏的。

因为他清楚双方的实力差距,所以不敢有任何造次。这就说明了,公孙渊并不“癫狂”,恰恰相反,他很理智。

公孙渊向东吴称臣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政治经验不足的公孙渊,并不知道此举已经触及了曹魏给他划定的红线(向东吴称臣)。

曹叡很清楚孙权的战略意图,所以,此时他已下定决心要除掉公孙渊了。但他需要一个出兵借口。

公元233年,就在公孙渊斩吴使的同时,曹叡派出以傅容、聂夔为首的使者团也到了辽东。注意,曹叡派出的是使者团,使者团名为拜公孙渊为乐浪公,实际上是来试探公孙渊的口风。

当公孙渊得知使者团中有一名大力士时,他开始做贼心虚了,不敢独自进见使者,而是先派兵包围了使者团居住的地方,才敢出来拜见使者受封。但在此过程中“又数对国中宾客出恶言”,这更坚定了曹叡要解决辽东问题的决心。

公元235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同年,曹叡派出刺客刺杀了屡败魏军的鲜卑大人轲比能。这让曹魏外部的军事压力得以缓解,曹叡开始对辽东出手了。

公元237年,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俭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这是曹叡使出的杀招,如果公孙渊应召,曹叡就会将他软禁起来;如果公孙渊抗召,毋丘俭就会趁机进攻辽东,看来这次公孙渊在劫难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