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言语打压无疑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进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自卑。
这种心理上的伤害远比身体上的创伤更为深刻和难以恢复,因为它侵蚀了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
心理上的压迫和自卑感虽然不易被外界察觉,但它们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一个人的精神力量和生活动力。
(我始终坚持,如果因为言语不当而受到打击或责骂,那是罪有应得。)
(在原着中,德拉科和斯内普时不时冒出的恶毒言论令人发指。)
(如果我能穿越到书里,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们每人一巴掌。当然,这与我爱他们并不冲突。)
2. 情感的转变
身体交换的那一天,成为了斯内普情感和认知的转折点,他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斯内普此前对艾勒提是极其厌恶的,因为她的出现总是勾起他那些不快的记忆,而且他认为艾勒提既无才华,又总爱惹是生非。
身体交换之后,他的视角与童年被倒挂时的记忆相重叠,艾勒提的强势表现也彻底让斯内普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从那天开始,斯内普就开始更深入地调查艾勒提的过去,并观察她的现在。
艾勒提的女性身份使他更容易将她与莉莉联系起来,加之艾勒提之前的表现,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斯内普在梦中看到了艾勒提。
至于那个梦,确切地说,并不是斯内普认为的莉莉变成了艾勒提,而是莉莉的形象逐渐淡出,最终被艾勒提的形象所取代。
四、斯内普的情感分析
斯内普对艾勒提目前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但并没有演变成男女之间的爱情。
鉴于艾勒提仍处于幼年时期,斯内普不可能对她产生超出常规的情感联系。
艾勒提与莉莉在性格和外貌上毫无相似之处,因此斯内普更不可能将其视为莉莉的替代品。
在本文第38章,通过斯内普的内心视角,我们看到了,斯内普曾暗自觉得艾勒提与自己童年时期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点为他的种种行为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从斯内普的角度来看,艾勒提的特征包括:格兰芬多、真挚热情、善良勇敢,对黑魔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将艾勒提视为一种情感寄托,比如把她想象成是自己的女儿,一个带有莉莉些许特征的女儿,是不是更加合理呢?
五、艾勒提的情感分析
艾勒提对斯内普的感情很深,这种感情源自于她的前世,她对《哈利·波特》书中的所有人物都充满了热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塞德里克·迪戈里。
每次见到他,艾勒提都会心跳加速,这种激动并非出于喜欢,而是有些类似于突然遇见一位明星时的本能反应,即使不是追星族,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兴奋。
而她之所以对莉莉格外在意,也并不是因为她喜欢斯内普,而是一种情感联想。
提到斯内普,人们除了想到他的个性之外,更多的是他对莉莉的深情,这也是许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当然了,我个人并不认为斯内普对莉莉的爱有多么深沉。
参考詹姆,他从一个傲慢的少年转变为一个愿意为爱做出改变的人,这一系列的行为无疑彰显了他对莉莉深切的爱意。
而斯内普则截然不同,他过于自我保护,他的人格特质和所作的选择都表明,他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的情感和利益。
我觉得,即便没有詹姆的存在,斯内普和莉莉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从斯内普的成长背景来看,他或许会更加渴望得到另一半的支持和认可,以及坚定选择。
刚刚好,这些莉莉一个都做不到。她非常排斥黑魔法,当然也绝不会容忍自己的伴侣与黑巫师有任何瓜葛。
而斯内普又不是那种会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的人,到了现在,他还坚持要成为黑魔法防御术课的教授呢。
因此,他们之间从始至终就完全没有任何可能。
莉莉的死是一个转折点,它迫使斯内普面对自己的过错和失去,也让他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刻,从而开始了他的赎罪之路。
他守护哈利,确实有部分原因是哈利那双与莉莉相似的眼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对莉莉死亡的愧疚感。
他通过这种自我牺牲的方式,试图弥补自己的过失,寻求心灵的救赎。
艾勒提对斯内普的信任是毫无疑问的。整个一年级,她对斯内普的好感度一直很高。
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斯内普在听到关于艾勒提的流言后,对她说了一些刻薄的话,这导致她对斯内普的好感急剧下降。
总的来说,艾勒提对斯内普的感情目前还没到达爱情的地步,但也绝对不是讨厌,甚至可以说好感居多。
但她自己不知道,她还以为自己很讨厌斯内普。
小主,
——题外话分界线——
以下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在“斯内普的回忆”这一场景中,莉莉的行为虽然体现了她的善良,但她的呼喊和对詹姆的斥责并未实质性地改善斯内普的处境。
对于斯内普来说,在“朋友”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尤其是在如此私密且羞辱的情境中,绝对是他最不愿意遭遇的情况。
莉莉的善意确实值得赞扬,但不幸的是,她的行为实际上只是加剧了斯内普的难堪和羞耻感。
紧接着,詹姆在将斯内普从空中放下时所说的“算你走运,伊万斯在这里,鼻涕精——”无疑是对斯内普的进一步羞辱。
这句话促使斯内普在极度羞愤,试图挽回颜面下,说出了那句他将终生后悔的话。
不得不说,J.K.罗琳在描绘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理活动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