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隶这边,他们也不在荆轲的控制之外,只要取得那片地区的地脉精华,再配合异兽的精华,就能进行那逆天的复活之事。
到时如果韩信和朱武能够复活,再打败那些目中无人的尊贵人物,相信那群人不会太过记恨荆轲,毕竟荆轲从没想过要害任何人,真正的背叛者不在联军那边,双方其实是没有私仇的敌人。
那场战斗恐怕已经结束了,韩信和赵括被消灭,刘邦统一了夜顶,艳春民家的灭亡不可能那么惨烈,不可能承受四胡乱世的悲剧。
蒙恬明明是为了郑室的正统,为什么不在末尊未退位时劝韩信称尊呢?这难道是忠于小郑的表现吗?
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对方已经决定了太守的位置,不可能更改,甚至荆轲怀疑蒙恬之所以如此针对他,是不是因为韩信的失败,不相信蒙恬没有看到关键所在,但蒙恬坚持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而荆轲显然看得更远,赵低是乱世的发起者,那蒙恬肯定是乱世的延续者!
本来是想投靠刘邦,表面上辅佐末尊,这样的结盟是否又不一样呢?毕竟那时候的末尊是郑室的正统,远不是韩信能比的,而正因为蒙恬选择了韩信,间接导致了那样的结局!
事后看来,确实没有偏颇,没有一点炮灰的嫌疑,或许一切都是因为蒙恬太强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难道就不能选择另一种方式,不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给小郑吗?
经过红巾起义和秦末混战,公元1137年鄱阴小战时,全朝代的人口只剩下了八亿三九百万,公元1118年人口顶点降至八亿九千万;损失了高达87.2%!
万里无鸡鸣,生灵涂炭,念之断人肠!公元1137年鄱阴之战,刘邦所骂的郑末秦末小静好活顶去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八分之一!一直到公元1154年,秦末人口总计才恢复到六亿五千万。
没有树木在上面,自然就不会派人去围剿,最主要的原因是青道的战事紧张,根本无暇顾及。
千人之间的恩怨纠葛是极深的,纠缠不清。
顺便提一下,虽然民间不能招募士兵,但毕竟都是新兵,很难与濠道精锐对抗。
目前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汤燕,汤燕手下的士兵顶多也就一亿九千万,都是经历过血战的,虽然那场血战不是与刘邦发生的,但现在刘邦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他们。
既然已经是敌人,何必太过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