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峰思索了一下,决定让陈伯带着下人以安远侯府的名义先去城门处开设一个月的粥棚,冬天有了这些粮食,许多底层的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他开口道,“此事必须挑信得过的人去办,就从李府挑人吧,粥也尽量浓稠些……”
本来李凌峰想着在京郊修建一个学堂,既能招募流民以工代赈,还能培养更多的寒门子弟作为羽毛,但这事他也知道一时急不来,需得长远筹备,就暂时没提出来。
独木难成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
李凌峰封侯第二日,府上的拜帖就没断过,不少人的车马到了李府,才知道李家搬到了去留园,又马不停蹄的改道过来。
京里口口相传在浙洲立了大功的李大人封了安远侯,转头就在城门口发现了安远侯府设的粥棚。
安远侯府???
不就是李大人吗?!
在知道李大人是拿出朝廷的奖赏来开粥棚接济百姓,不是三天,而是整整一个月后,李凌峰“为国为民”的名声已经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京城传开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些民心是李凌峰最大的护身符,即便帝王无情,翻脸不认人之时,至少能保他家里人无虞。
李凌峰想得很长远,他没有真正意义的靠山,就只能经营好手中的底牌,在官场谨言慎行,也要留下保命的底牌,所以他从冀洲回来时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满身伤痕以示世人。
李家不紧不慢的筹备着宴席,想要登门拜访的官员踏破了门槛却没见到李凌峰本尊,只是在前厅吃了一杯茶后又带着安远侯府的请柬回去了。
李凌峰腿伤痊愈,想了想就让徐秋去李府把楚风云揪了过来,现在正跟着对方练剑,出了一身的汗。
练了一个多时辰,李凌峰也有些受不住了,他只着一件单衣,还是热得不行,头顶还冒着热气。
徐秋去庆阳王府送了谢礼回来,就看见自家公子一副被折腾得够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