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此时还处于发懵的状态,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话的份量还过于沉重,他们还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中包含的深意。刚才那一刻,他们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书院,又听到了先生教授的圣人教诲,他们听不明白,但又觉得里面的每一个字都特别有深意、特别有道理。
说话间,三人走到了新兵训练场,训练场非常大,看上去比泰安城的校武场大五倍都不止,绝对是李元吉、萧虎两人见过的最大的训练场地。
训练场是由沙土一层层地夯筑起来的,表面再经过平整打磨,让整个训练场坚固如石、平整如镜,非常耐用,非常实用。从高大坚固的铁石城,再到宽阔平整的训练场,可以看得出来,在军备的投入上朝廷是真得舍得下血本。
此时,训练场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二十几个新兵方阵井然有序地排布在场地上,每个方阵少则百余人,多则两百余人,都正在紧张忙碌地操练着。
其实王朝每年统一征兵的时间为当年的三月份,此时这个时间已经过了足足有大半年之久了,之所以还有这么多新兵出现在这里,那就得归功于朝廷推出的一个堪称绝妙的临时兵役制度:散兵。
说到散兵制度的诞生,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更重要兵役制度,和发生在王朝早期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凄惨故事。
楚崛起于中原腹地,最初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最终之所以能够击败各路枭雄,成功逐鹿天下,建立一个广袤、辽阔的王朝,全得益于它睥睨天下的强大军事能力,特别是那支冠绝天下的强大步军:虎贲军。
而虎贲军之所以能在群雄争霸的混乱战局中脱颖而出,除了训练有素、军纪严明、骁勇善战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便是稳定的兵源。而这就完全取决于那个重要的兵役制度,一个作为王朝立军之本,并从王朝建立伊始便一直贯彻至今的根本兵役制度:均户兵。
均户兵役规定:“普天之下,凡王朝编户,不论贫富贵贱,凡家中有超过一名之男丁者,至少选一适龄男丁入伍为兵,否则便以逃避兵役罪论处。”这是王朝兵役制度的根本,一户一兵,既避免了过度消耗劳动力,又充分保障了王朝的军事实力。而对于男丁较多的家庭,朝廷也鼓励更多适龄男丁投身军武。如每多一人,朝廷便要求当地州府给予该编户相应额度的赋税减免和兵饷补助。投军的人数越多,赋税减免的幅度越大,得到的兵饷补助也越高。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此规定的激励下,大楚民众投身军武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使得虎贲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战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一直不停地发展壮大。就这样,楚这个偏安于卧龙山的小国才得以横扫四海、并吞八荒,最终成为现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大楚王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楚以步兵之利,打下了一片辽阔的江山,虎贲军也因此成为了王朝的荣耀与骄傲。然而随着疆域的扩大,当王朝的势力范围抵近至北方草原,这一切陡然发生了变化。
建元三十年隆冬,一场气势汹汹的大寒潮袭击了整个草原和王朝的北部边疆,草原上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几个草原部族纠集了三万骑军趁风雪奔袭南下,一举杀入王朝北方百余里的腹地,大肆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