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重组内阁,由杨寓担任内阁首辅,殿阁大学士杨荣、黄淮、金幼孜为内阁大臣,四人组成新的内阁,自此之后,大明的内阁成员便都是一部尚书或少师、少保、少傅的身份,再也不是之前四五品的中级官员,一跃成为百官之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道: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子、册封张嫣为皇后。
第五道:取消禁用金银交易之禁令。虽然之前民间也还是在用金银交易,但毕竟是偷偷摸摸的,如今圣旨一下,黄金白银便再次成为大明的法定流通货币。
第六道:永乐朝官员因涉及国事贬谪充军的,一律免罪放归还乡,因上书言事谪戍者照此办理;同时为第二任内阁首辅解缙平反,许解缙家属还乡,并授以其子正五品给事中。
第七道:赦免所有建文朝遗臣的罪责,妻女革除官妓籍,准予从良,子嗣亲族革除隶籍,发还自由良民身份,所有因建文遗臣和亲眷身份在逃的通缉犯,全部予以赦免,不再追究过往罪责,发还自由良民身份。
这前几道,百官就有些震惊了,也大大出乎百官意料,这几道圣旨,居然直接推翻了朱元璋和朱棣的一些禁令和作为,但百官也还只觉得是新皇登基想要笼络人心,同时为自己立威,虽然心中震撼,但也还能接受。
可等到第七道圣旨一出,那就不只是震惊了,当初朱棣不知出于什么心里,任谁劝都不听,一直要严加残害建文朝的忠臣和其亲眷,如今新皇帝的圣旨却明确规定所有被残害的建文朝忠臣和后人均免罪,恢复良民身份,这可就真是惊天大变了。
这道圣旨一宣完,众文武均是一时愣怔,都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一向看似文弱怕事的朱高炽,在登基第二天就将朱棣篡位后的错误一举推翻,这份胆识,这份魄力,哪里是一般帝王能有的,文武大臣不禁在心中开始重新评估这位皇帝。
大臣们正要拜倒谢恩,却听站在前首的汉王翻身下拜大声说道:“陛下登基伊始便连连打破太祖和父皇禁令,臣弟万分佩服,只是对建文余孽的处置,乃是父皇钦定,也是国之根本,这些人至今一直坚称父皇是篡位谋逆,原先严加缉拿都无法禁止,若将这些人放回各处恢复良民身份,岂不是要将这些恶言恶语散布各处?让这些建文余孽今后又可以明目张胆的中伤父皇?”
汉王此举本是以进为退,让朱高炽认为他真的是愿意为臣了,只是心中还略有不平而已,却不想,这一下,却让所有的建文遗臣对其恨之入骨,也为自己平白添了很多敌人,这真是一失言而后患无穷啊!
朱高炽满意的点点头,缓缓说道:“二弟,父皇登基至今已经二十二年,这么多年过去,仇恨也该消弭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建文遗臣之后,一直是一股与大明暗中敌对的力量。与其如此,不如我们先放下执念,他们毕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只要我们不把他们当敌人,他们自会重新融入我大明的。”
汉王一看目的达到,抱拳施礼道:“陛下胆魄,臣弟佩服!但愿这些人能体谅陛下的苦心,不要再冥顽不灵,否则便是自取灭亡了!”朱高炽微笑道:“二弟免礼,今后也还要二弟多替朕分忧才是。”汉王却没有起身,依然施礼道:“陛下言重了,如今朝中人才济济,臣弟才疏学浅,又不耐这北方严寒,想回封地乐安静养休身,还请陛下恩准。”
朱高炽假意挽留道:“朕刚刚即位,很多事还指望二弟替朕去做,二弟如何就要离朕而去?”汉王苦笑道:“陛下,臣弟早些年驻守北疆落下一身疾病,近来长感身体不适,加之北方严寒酷暑,实在有些吃不消了,陛下还是恩准臣弟回封地去养养身子吧。”
朱高炽故作无奈的点头道:“二弟也确是在边疆操劳国都,也罢,既如此,朕就准了,只是母后生辰之时,二弟一定要记得回来啊!”汉王再次施礼道:“多谢陛下,臣弟记住了。只是还有一事,想请陛下恩准。”
朱高炽笑着问道:“二弟还有何事?”汉王平静的答道:“臣弟的一位故人昨日离世,臣弟曾允诺将其送回栖霞山与他的亡妻合葬,臣弟只到栖霞山,绝不进南京城,还望陛下恩准。”朱高炽笑笑道:“也好,朕正要将太子送到南京历练一番,正好与二弟同行,二弟也可在路上都太子多加教诲。”
汉王一听居然准了,虽然有太子朱瞻基一路胁制,但只要能完成蒙禹的心愿,这又算得什么?当下诚挚的再拜道:“臣弟多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也连忙一起下拜,口呼万岁,朱高炽满意的点点头笑了。
早朝结束,七道圣旨立刻传遍了大明各地,大明各地的官员、百姓们一片欢欣鼓舞,新朝有此新气象,这对于地方官和百姓来说都是好事啊!至此,大明最高的权力交接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明朝堂的内斗,也终于尘埃落定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三卷“清风绝尘”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