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话音刚落,吕布便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烧地说道:“丁原这奸贼,于我而言,有不共戴天之仇!于国于民而言,更是罪大恶极!我讨伐他,何错之有?!”
蔡邕并未因吕布的怒火而动怒,反而耐心劝慰道:“将军与丁刺史之间的恩怨,并州之人或许略知一二,但天下百姓,又有几人知晓?况且,即便人证物证俱在,世人也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将军又何必执着于此?”
吕布沉默不语,眉头紧锁。
蔡邕见状,语重心长地说道:“将军若执意攻打并州,在那些不了解内情之人眼中,只会将将军视为不义之徒,到那时,只怕会落人口实,遭天下人耻笑啊。”
丁原经营并州多年,在当地声望颇高,尤其是并州以南,更是他的根基之地,百姓对他爱戴有加。加之丁原出身名门望族,却对吕布这个出身微末之人委以重任,世人皆称赞丁原有识人之明,恩重如山。若非丁原提拔,吕布又怎能有今日之成就?世人大多如此认为。
“难道要我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仇人逍遥法外吗?!”吕布不甘心地问道。
“将军,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蔡邕搬出古语,想要劝慰吕布。
然而,吕布的回答却和当初貂蝉如出一辙:“我不是君子!”
蔡邕听罢,抚须笑道:“既然如此,老夫就给将军讲一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故事,也好让将军明白,何为真正的君子。”
众人虽说是为了开解吕布,却也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这位当世大儒口中的故事。
“话说,秦昭襄王时期,有一位名叫范雎的贤才……”
蔡邕娓娓道来。
范雎本是魏国人,因被人陷害,险些丧命,后逃亡至秦国,投奔昭襄王。他恩怨分明,深得昭襄王器重,身居高位后,不忘旧恩,对那些曾经施以援手之人,无论贵贱,都一一报答。而对于那些曾经加害于他的人,他也绝不姑息,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过节,也要报复回来。
范雎自秦昭襄王三十六年投奔秦国,至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终于将仇人魏齐置于死地,报了当年之仇。这便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由来。
蔡邕讲完故事,看向吕布,问道:“将军以为如何?”
“这范雎,当真是君子所为吗?我吕布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道家追求成仙,儒家讲究仁义道德,成为君子。”吕布不解地问道。
“想要成仙,需得道;想要成为君子,则需知礼仪,守仁义。这话固然没错,但也并非完全正确。”蔡邕答道。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么会有对错之分?”吕布更加疑惑,连连摇头。
蔡邕见状,笑着捋了捋胡须,解释道:“所谓君子,是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之人,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然而世间之人,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老夫自幼熟读经书,却也无法完全摒弃心中对丁原的仇恨啊。”
“那这世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吕布追问道。
蔡邕沉吟片刻,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乱世之中,唯有胜者,方为君子!古往今来,如那范雎,能忍辱负重,待时机成熟,一朝得势,便可快意恩仇。如此之人,方可称之为君子!”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做那乱世君子?”吕布问道。
蔡邕点了点头:“乱世之中,一味追求仁义道德,最终只会沦为他人刀下之鬼,空留抱负,无法施展。唯有以道义服人,以德行聚拢人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将军天资过人,当为乱世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