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一林二虎

而汉王早就知道公孙衍的才干,早有惺惺相惜、为我所用之意,公孙衍无论以哪一种手段入汉,都是汉国的胜利、魏国的损失。

目前汉国初建,疆域广袤,亟需能臣干吏,替王守土。像公孙衍这样的人才,不用可惜了。

且重用之后,也可以形成示范效应,招徕更多的天下英才进入汉国。

但鉴于公孙衍曾经在魏、秦之间反复横跳,且此人行事也相当意气,故而汉王将他安排到了西北部的匈奴故地,负责治理地方,彻底切断了他与中原诸侯的联系,也算是一种未雨绸缪吧。

在临行之际,汉王与公孙衍进行了一番对话。

汉王道:“公孙先生,魏王提出攻鲁城而付之于汉,此事如何?”

公孙衍对魏国还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他长叹一声道:“大王妙计!汉不灭鲁,而鲁因汉而亡!”使一言不发。

汉王故意问道:“此乃魏王之计,与朕何干?”

公孙衍道:“魏若攻鲁,必然授人以柄。楚、齐必不会坐视,三国之间必然生乱,无论谁胜谁负,大王尽得其利矣!”

汉王哈哈大笑,公孙衍对此中利害洞察秋毫,果然非一般人物。

汉王又问道:“公孙先生,魏太子迟迟未入质汉国,此事何解?”

公孙衍道:“臣以为,大王尽可以先送前太子魏申归去。”

汉王再问:“若魏申归,而魏嗣不至,朕这笔买卖岂不就亏了?”

公孙衍道:“一林难二虎,两雄不俱立。”言毕再次叹息摇头,满是惋惜之意。

公孙衍果真是老成练达之人,对汉王的如意算盘做到了洞悉秋毫,使汉王对其更生惺惺相惜之意。

但公孙衍毕竟是新降之臣,尚需要进一步考验。且其在言语之间尽显对魏国难以割舍之意,此时尚不是重用之时。

汉王从案头取过一套印刷精美的《墨子》:“公孙衍,朕以墨治国,此次先生西北之行,且仔细研读,并将心得随时汇报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