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派使火速前迎魏错,用新君魏申的名义,以魏错伐鲁有功为名,加封其为太尉之职。
魏国一般是不设太尉之职的,上将军已经是最高武职。但魏申昏迷之前,金口玉言封公孙喜为代理上将军,魏错已经不能再封此职了。
于是公孙喜果断矫诏,启用了荣誉武职:太尉。希望以此来安抚魏错的不满情绪,且公孙喜的上将军之职也不受影响。
同时下令,魏错所部不得越过鸿沟,令魏错只率领亲兵还都面君。
第二,下令鸿沟舟师,断绝所有渡口,封锁所有船只,杜绝任何敌对势力渡过鸿沟,围攻大梁。
挖掘鸿沟,是孙膑主政大梁时就开始做的事情。后来魏?迁都大梁之后继续推进。
鸿沟的挖掘,一为灌溉土地,二为强化运输,三为训练水师。
鸿沟从大河引水,在大梁城外一分为二,沿城形成一道环形水系,起到外围护城河的功能。
过城以后鸿沟又合二为一,向南注入颍水,再注入淮水。
大梁城遇到外敌进攻,第一道防线便是鸿沟防线。
敌方若无舟师之利,势不能从水上渡过鸿沟。即使抢渡鸿沟成功,也为大梁城的防守留足了准备时间。
第三,下令大梁城周边的兵力、青壮、粮草全部撤入大梁城中,大梁城外十室九空,一片萧条。
大梁城作为魏国国都,也是天下坚城,一般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
公孙喜的计划是,即使魏错突然造反,围攻大梁。在没有足够粮草支撑的情况下,魏错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而大梁城中物资储备充足,兵力强盛,足可以抵挡两到三年之久。
第四,派遣使臣、携带国书突出外围。如果魏错悍然造反,立即就近向汉国求援。
毕竟魏申可是披着“亲汉”的外衣回到大梁的,依附强者,就是顺势而为,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