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华还欲辩论,楚王伸手制止了这两人的舌战,他模棱两可地道:“此事关乎楚国存亡,不可不慎,还是从长计议。”
子华急切地说:“卫鞅之兵于武关磨刀霍霍,儿良之兵于汉水虎视眈眈,带佗逼近方城,孙膑饮马淮水,淳于浩艅艎入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等不得啊!”
昭鱼也听不下去了:“子华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昭鱼不才,愿为王出战!”
“报!”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晋阳君赵雍遣门客楼缓,求见大王!”
楚王略一沉吟:“宣。”
楼缓走入殿中,落落大方地向楚王行礼:“陪臣楼缓,拜见大王。”
楚王淡淡道:“楼先生此来,何以教我?”
楼缓拱手道:“陪臣此来,是为解大王之忧。”
“哦?”楚王挑眉:“先生有何高见?”
楼缓不卑不亢:“大王,杀雍事汉,实乃下策。汉国狼子野心,今日要赵雍首级,明日便要令尹首级,后日便要大王首级。此等虎狼之国,岂可轻信?”
在楼缓上殿之时,楚国君臣默契地闭嘴,不再讨论赵雍之事。
不料楼缓直接将窗户纸捅破了,你们不就是在讨论我家公子的生死去留吗?
楚王略显尴尬,他咳嗽了两声道:“赵雍乃不谷亲封之晋阳君,先生休要猜疑……”
楼缓道:“大王,此乃汉国一石二鸟之计。杀赵雍,则大王英名尽失,天下无人敢投奔楚国,更损失一员抵抗汉国之大将;不杀赵雍,则汉国必以此为借口,向大王极限施压,甚至大起刀兵。臣知大王两难也!”
众人更尴尬了,楼缓是一语道破天机啊,将楚国的难堪抖落一地,碎得稀烂。
子华也顾不得许多,他急切地道:“楼先生护主心切,可以理解。但我楚国虽强,也需休养生息。我王绝对不杀晋阳君,只是希望晋阳君西入长安一行,若能换取数年和平,我楚便可趁机整顿军备,积蓄力量。这也算晋阳君对国家忠心之举了。”
楼缓转向子华,双手击掌:“大夫好算计!大王虽不杀赵雍,但赵雍却因大王而死。大王一世英名,就算是毁在大夫手上了!”
他转过头继续向楚王道:“天下皆知汉王善于蛊惑人心、网罗人才。大王猜一下,汉国究竟是要我家公子人头,还是要我家公子这个大活人呢?汉王若招降我家公子,楚国岂不又多一强劲对手乎?”
昭阳、昭鱼从中间听出了门道,二人齐齐向楚王拱手:“大王,楼先生所言极是,俱酒知大王不忍杀赵雍,此乃将贤才逼入汉国之计啊!”
楚王一咬牙,以手击案:“晋阳君千里来投不谷,不谷岂是无信之人,回复汉使,彼若战,便来战!赵雍,不谷是保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