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升赏爵禄动人心(二)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60 字 2小时前

除了几位主帅的升赏之外,还有一个人的升赏也引起了言官们的不满,那就是小阁老,严世蕃的名声,大家都懂。这次朱载坖命严世蕃负责从天津海运粮秣,严世蕃确实是干的非常漂亮。

据厂卫的报告,严世蕃为了督造运粮沙船,亲自在天津造船厂督促进度,同时规划运粮路线,保障了大军的后勤,所以朱载坖认为严世蕃还是在此战中立下了大功,而且虽然加官工部尚书,但是严世蕃主要还是提督文思院,实际的权力没有扩大。

但是科道言官也没有放过严世蕃,仍然认为严世蕃是功小而赏厚,不应该给予严世蕃赏赐,说白了,言官们就是看不惯严世蕃,认为他既不是正途出身,当年又干了那么多坏事,若不是朱载坖一味的庇佑,早就将严世蕃给惩办了。

面对言官们的弹劾,严世蕃也乖觉的上疏,认为自己仅仅是做了应当应分的事情,不值得这样重赏,请求朱载坖收回成命,严世蕃想的很清楚,自己能够倚仗的,就是圣眷了,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只要朱载坖能够信任自己,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工部侍郎也罢,尚书也罢,都不重要,何必为了这些事情而惹得朱载坖不快呢?

对于严世蕃的乖觉,朱载坖还是很高兴,明里虽然没有赏他什么,暗里从内帑拨银一千两赏给了严世蕃,同时命令严世蕃加紧落实文思院的各项事情,把文思院管好才是真的。

解决了觉昌安,辽东算是暂时安定了,接下来就是俺答的问题了,曹邦辅、王崇古、王锡爵等人和俺答派出的代表在太原谈了几个月,基本上也算了解了俺答的要求。

俺答向大明表示,自己愿世为外臣,贡方物。希望大明能够册封俺答,开放马市,同时官军也不再捣穴、烧荒等敌对行为,俺答愿意每年向大明进贡马匹五百匹、

而曹邦辅等人则认为,贡马多少不是问题,俺答为了表示向大明臣服,应该向大明行九白之贡,也就是白马八匹,白骆驼一匹,这是蒙古部落表示臣服的惯常做法,曹邦辅认为:“投诚向化,以次为信。故不可不一岁无九白贡也。”

只有俺答向大明表示了臣服,大明才能对俺答展开册封,开放通贡等事。

但是九白之贡是草原表示臣服的贡物,俺答好歹也是草原上的雄主,接受大明的册封倒没什么,但是向大明九白之贡的话,未免有些过于低三下四了。

故而俺答情愿贡马数百,也不愿有九白之贡,毕竟一旦俺答向大明行了九白之贡,就意味着俺答和土默特部彻底向大明臣服了,这是俺答所不愿意接受的,故而在收到大明方面的答复之后,俺答派人向大明陈述了自己的意思。

俺答认为,九白之贡乃是草原上的规矩,大明乃是天朝上国,自己怎么能够按照草原上的规矩来向大明上九白之贡呢?还是应该照大明的规矩,对自己加以册封,同时通贡。

说白了,就是俺答不愿意上九白之贡,因为一旦俺答向大明上贡九白,整个草原就都知道俺答是臣服于大明了,堂堂阿勒坦汗,居然向大明称臣纳贡,对于俺答来说肯定是有损其英名的,而且也不利于其统治其他部落,所以俺答不愿意上九白之贡。

但是曹邦辅认为,不上九白之贡,就意味着俺答并没有臣服,既然没有臣服,那什么封贡就根本谈不起来了。

除了九白之贡以外,更加重要的就是交还白莲逆贼的事情了,大明根据锦衣卫的线报,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名单,要求俺答方面交出这些白莲妖人。

但是俺答对于立马就交出这些白莲妖人,还是有些疑虑的,一方面他们对于俺答来说,过去还是有些用处的,就这么把这些人交出来,对于俺答来说有些说不过去。另一方面,俺答很清楚,一旦自己将这些人交出去,那么以后自己要再想从大明招揽人就难上加难了,大家都会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怎么帮蒙古人,只要一旦大明和蒙古达成妥协,就会将自己交还给大明。

日后谁还敢再投奔俺答了?所以俺答对于这条,一时还不能够接受,双方的谈判有些陷入僵持。

这也早就在朱载坖的预料之内,哪有那么好办的事情。蒙古和大明,打打杀杀快二百年了,一下子要和好,哪有那么容易,虽然现在大明和俺答都愿意和好,但是两方积攒的这种恩怨实在是一时难以化解,由僵局是正常的。

再者说了,马上就会有一件事情会打破这个僵局的,现在大明对于辽东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宣大两镇的精锐也回归本镇,曹邦辅的胆气就更壮了,坚持要求俺答必须行九白之贡,交还所有的白莲妖人,大明才能够与之商量册封通贡的事情。

而俺答也面临着部落内部的极大压力,因为很多领主认为,所谓大明和蒙古的谈判,完全就是之前大明为了稳住俺答而故意玩的套路而已,现在大明已经剿灭了建州左卫,重创了打来孙,对于大明来说,牵制俺答的作用已经完成了,自然就会更加强硬了,大明根本没有诚意和土默特部谈判。

在赵全等人的鼓动下,很多激进的蒙古领主都叫嚣南下,既然大明要土默特臣服,那就先打过看看,谁向谁臣服,他们可是苍狼白鹿的子孙,怎么能够臣服于南蛮子。

但是俺答很清楚,现在南下的风险是越来越大,要是打得过,自己还至于舔着个大脸向大明请求册封通贡吗?俺答的巅峰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自那以后,无论是嘉靖还是朱载坖,都十分关注九边,这么多年大明不断的砸钱,还真的在九边砸出了一批敢和蒙古人野战的精兵。

现在马芳驻守宣大,戚继光驻守蓟辽,这两年大明又在大修边墙,想要南下,谈何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