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辽国:冷落西风吹不去

损卦六爻讲述了契丹人建立辽国,与宋、夏并立,历九帝二百一十九年不倒的历史故事。

契丹之名大约始于北魏,但契丹族的起源显然更早。这支中国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早期随水草而居于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南北朝时期,曾先后受北齐与突厥的侵扰以致部落离散。直到唐初才逐渐形成较大的部落联盟,称为契丹八部。

公元907年唐哀帝年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可汗,各部落为其上尊号为天皇帝,尊皇后为地皇后。这时候,契丹即将步入文明社会,许多人觊觎建国称帝,于是部落内部接连爆发了三次诸弟之乱。耶律阿保机“已事遄往,无咎。”他迅速派兵平息叛乱,并且设计杀死其他不服统治的部落首领,迫使契丹八部重新确认了他的权威。

十年后,耶律阿保机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他重用汉人为谋士,置州县,定赋税,加速向封建制社会发展。

公元927年,耶律德光继位为辽太宗,彻底统一了契丹各部落。不久,他接受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条件,出兵助其建立后晋,并册立他为大晋皇帝。

辽太宗获得幽云十六州后,以皇都为上京,改名为临潢府,又以幽州为南京。他将幽云十六州作为辽国挥军南下的基地,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

他顺时应势引进汉法,全部保留幽云地区的原有制度,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等官职,以汉制管理汉人。而北面官则仍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以契丹旧制治理契丹人,由此确立了辽国南北兼制的治国特色。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丐帮帮主萧峰回到契丹后被封为南院大王。这个南院大王,就是辽国统治汉人的最高领袖。

南北二面,胡汉分治,是辽太宗最大的政绩。

公元947年,辽太宗南下中原灭后晋,攻占汴京,改国号大辽。然而因汉人起义不断,辽太宗“利贞,征凶。”他在中原的统治动荡不安,不得不引兵北还,病逝于途中。

辽国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北宋太宗年间,太后萧绰摄政和辽圣宗亲政时期。

辽圣宗登基继位时只有十二岁,临朝摄政的萧太后也不过三十岁。当时辽国宗室亲王足足有二百多人,各个拥兵自重,对孤儿寡母造成了莫大威胁。萧太后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将各宗室的家属召至宫中为人质,同时逐步剥夺他们的兵权,稳定了朝内局势。

公元986年,宋太宗欺辽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命潘美、王侁、杨业等将兴兵伐辽。谁料“三人行则损一人”,杨业被辽军擒获,绝食而死。萧太后“一人行则得其友”,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双方结束多年争战,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兄弟之国关系。

公元1009年,辽圣宗亲政,继续励精图治,注重农桑,使辽朝国强民富。他在位期间,辽国与西夏、高丽接壤,且北境还有女真、回鹘等族不时扰边,于是起兵征伐“损其疾,使遄有喜,”先后迫使高丽、女真臣服,使边疆稳固,并与宋、夏形成鼎足之势。

但辽圣宗死后,继任的辽兴宗迷信佛教,穷奢极欲。辽国朝政日益腐败,百姓生活困苦。

辽兴宗曾与弟弟耶律重元赌博,一连输给他几座城池,甚至还在一次酒醉之后承诺将来传位于他,到最后却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辽道宗耶律洪基。“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丰厚的馈赠激起了耶律重元的谋夺帝位的欲望。他于公元1063年先后两次纠集两千余人发动武装政变,兵败自杀。

内乱使得辽国国势进一步衰落,而女真族已悄然崛起。

公元1114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而辽国内部再次发生叛乱。这一年,完颜阿骨打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同年秋天攻下辽国黄龙府,随后陆续占领辽国东京和沈州(今辽宁沈阳)。

公元1125年,金兵彻底覆灭辽国。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残部移居蒙古高原和新疆东部,后逐渐西迁到叶迷立(今新疆额敏)一带称帝,史称西辽,定都虎思斡鲁朵(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若干年后,被蒙古大军消灭。

契丹人本是游牧民族,居住毡帐,髡发结辫,窄袖短衣。随着辽国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华夏其他各民族,原本属于他们的民族特征悄然风化水蚀。

契丹人建立辽国后参照汉隶创造了契丹文字,“弗损益之,无咎”,从此告别刻木为契的原始社会,走向文明时代。他们广泛吸收汉文化、渤海国及西域各国文化,其中尤以汉文化的影响最大。辽国翻译了大量汉文书籍,引进中原先进的科技、文学和史学,极大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发展。

辽国皇室和贵族大多仰慕汉文化。比如辽太祖极其崇拜孔子,在位期间建孔子庙,并修国子监以授儒学。到辽道宗时期,契丹人更是以诸夏自称,有“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之说。“利有攸往,得臣无家。”契丹人的汉化进程,也吸引了许多汉人在朝为官。比如此前提到的韩德让,他的爷爷及父亲均为辽国重臣。韩德让因门荫入仕,后在高梁河之战中参与击败宋军,深得萧太后的器重与宠幸,封爵楚国王,兼任北府宰相、北院枢密使。这意味着,就连契丹人也要归他管。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后,韩德让因功获赐国姓耶律,改封晋国王,地位更在亲王之上。

实际上,在唐朝灭亡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域、西亚与东欧各国都将辽国视为华夏文明的代表。在中、西亚的伊斯兰兵书中,将中国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和契丹火箭。而俄罗斯的语言文字中,至今仍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