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造成了这个发展不够完整的官办船厂,暂时也无法建造先进的舰船。
就在李鸿章一筹莫展之际,身边幕僚的一个建议,提醒了他。
这项建议,源自数日前朝廷邸报中,一条关于户部向两江催款的信息。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依照1884年的《两江地方自治约章》所订,两江应自1885年起,每年岁献库银五百万两,以为供奉朝廷。
而在随后的江法战后,得胜后的两江向清廷奏销军费,达库银两千八百余万两,并提出派军入京行献俘大礼和校阅操演等要求。
已经屡次见识过两江陈兵京畿的清廷,岂敢再允其军队前来。
故而多番安抚,并免去了两江六年的岁献,以抵军费报销,“献俘礼”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1891年,六年之期已过,两江理应重新开始缴付岁献。
可是眼看这一大年就快要过去了,两江却始终分文未给,甚至连要给钱的迹象都没有。
这可急坏、气坏了掌管户部的翁同龢,遂连番以户部和中枢的名义发文催款。当然结果就是,没得到什么结果。
若说起如今大清的财政状况,据称按照上一年的统计,全域合计全年可实现收入库银过亿两。
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数据,别的姑且不论,单说由两江实现的财政收入,就占了全大清的将近一半,而这笔钱却是跟大清朝廷毫无关系的。
等到了这一年,终于有关系了,还是五百万两的关系呢!
虽说两江自治,导致其财政收入脱离大清,完全自主支配。但同时两江的财政支出,也不再需要大清来负担。
故而这五百万两,对于大清来说,那就是纯收入啊!
要知道,自从失去了两江这个经济大头之后,大清的财政状况是每况愈下。
因此常有人在计算着,大清的财政还能坚持几年,估计到什么时候就会崩溃,这一类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