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纯调潘易岭来开封,苏辙都会过问要下面赶紧办了,就是大家都猜到这内里的道道,特别杨家既然要拿王家立威,怎么拖来拖去的。虽然不知道里面打的什么鬼主意,反正弄回来再说,总能让你贾易两头烦。
苏轼说:“何必再计较这事?!”
杨元奇道:“最初也不是有意为之,不过碰到了也就试试,你老人家心里堵不好发作,我可不用顾忌。只是最后贾易这番操作,让人不得不叹服,杨家还得承他情了。”
潘易岭不是贾易提的,贾易却的确提了杨兴武。李之纯这个顺水推舟尽管会让贾易难受,这事上他其实已经脱困。
苏轼嘿嘿笑:“现在你发现大家都不是省油的灯了吧,还是赶紧去国子监拿个诰身滚回西北吧。”
杨元奇讪笑:“这不趁着你们这么多大佬在开封,试下手,反正这事不大,我又死不来。这次懂了,我这种小子,压根斗不过老狐狸,拿到诰身就赶紧走。”
苏轼骂道:“懂了就好!将门就是将门,你也说功名马上取,学学你父亲,老老实实攒点军功。要是真的涉入这些事太深,杨家这点东西经不得风浪的。”
杨元奇只得连声说是,却是说道:“大西北的事我还是能说得清点,司马相公也好,现在宰执也罢。西夏那些蛮子,不是你说退就退的,不打痛打死怎么可能?他们只会认为大宋朝软弱。”
苏轼这话不能接口,西北收缩是现在的国策,哪怕后悔这事他都不能开口,现在坚守这事的恰恰是他们,其中就有他老弟苏辙。
苏轼说:“算了,章大人不是要过去,有他在总会放下点心。”
杨元奇不知道如何述说,章大人可是妥妥的新党,一个得不到后方支持的人前方又能成什么事?!现在朝堂就有说法,那是因为大宋朝退得不够彻底?这都什么逻辑?!
苏轼也知道自己这话更像安慰,摆手说:“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想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