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除去岁赐,最重要的是三点,一个是保持现有边境线,大家两年不做任何动作,两年后双方有动作需知会对方,取得对方同意。这是虑及局势稳定,双方可能建寨子。一个是互市,双方相互提供两个州府,通关开展贸易,承诺确保对方商队在自己境内的安全。最后一个,西夏要上谢罪表,这是一个前提。在宋看来,这段时间的战事是夏挑起来的。
就合约本身来说,除去岁赐这个研习几十年前的约定,多少让西夏占了些便宜,这的确是旧党当政理念的践行,这是一个政治成就。当人不把目标定义在开疆扩土的情况下,保持周边的稳定不能算错。
这份合约正在的麻烦在于双方是否会遵守,信任得长期才能建立,也许双方边境随便一个小冲突一个误判就会让一切付之东流。
政事堂和枢密院在合约达成之际,就严令西北各经略司、州、府、各路军队保持镇静,不准有异动。这份合约要是得以履行,甚至对当年旧党领袖司马光的放弃边境四寨的政事都有一个交代。史书可以记录旧党当政起,就致力于平复宋夏之争,弃守四寨就是一个开端,是宋廷为息战首先做出的表率。
回头看那天朝堂之争,最终还是按政事堂的意愿方向发展,这就非常正常。这始终是士大夫集团当政派最重要的国策,给大宋子民时间休生养息。朝堂有争议,但局势开始平稳,甚至很多人开始舒了一口气,也是源于此。
(各位看客不用多想,协议没那么好达成并履行,宋夏之争在宋没取得绝对优势前,从未停歇。至于停的时候,会让你愤然。)
……
耶律南仙今日出游,事情到这里她终是放下了很多心思,兜兜转转过程艰难,结局还是在她接受范围内。
耶律南仙先去了大辽常驻宋廷使馆。宋夏停战她得让辽国知悉。她不清楚辽国的反应最终会是如此,但西夏国主会在收到和谈国书不久,再次往大辽皇族求亲,这时候西夏会希望那人是耶律南仙。而且,她相信她老爹耶律大石,那是她崇敬的偶像,他对政事的理解远超常人,耶律南仙甚至认为他老爹才是辽国定鼎救急的人,远不是现在朝堂那些人可比。可惜现在他老爹最近不在中枢,被下放牧守一方。
耶律南仙非常有把握大辽这个时候会同意这门亲事,至于她会受封公主还是郡主,那看皇帝的心情。出于让亲事同等和合理,不论辽国最后选定谁,都只会是封郡主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