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宇没想到张既不说凉州,反而说起了并州的上郡、朔方二郡,但心想张既既然说起,其中必有深意,所以聚精会神的听着。
“这二郡饱受战火之苦,民生凋零,大汉百姓陆续内迁,比之百年之前,人口数量已经十不存一,郡中百姓能走的早就走了,不能走的只能说勉强生存,要说等死也不为过。如今二郡既为主公治下,自应体查实情,解救百姓于危难之中!”张既继续说到。
“多谢德容公今日提醒,子修未能及时救助二郡百姓,深感愧疚,我马上就吩咐下去,运送粮食衣物前往二郡,不致百姓受冻挨饿。”韩宇在马岭时就发现北地郡的百姓生活困苦,听说上郡和朔方的生活水平更差,当时就曾想过派兵调粮救助乡民,只是回到长安后一忙就忘了,这时听张既说起,自然马上下令。
“主公仁德,张既替二郡百姓谢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既认为,主公下拨粮食衣物的同时,应该想尽办法,发展二郡经济民生,恢复二郡生存条件,自力更生,才是彻底解决二郡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既接着说到。
“这个子修明白,只是刚才你说恢复二郡的生存条件,难道现在二郡的生存条件很差吗?”韩宇问到。
“朔方郡内多是黄河冲积地带,是非常适合灌溉耕种的沃土,在当年武帝设置朔方郡时,就考虑在这一地带进行屯垦。所以此后多年,迁徙了大量百姓前往朔方屯田,还设置了管理屯垦的官员,上郡的情况也非常类似。但是,由于过度的开荒垦田,加上流沙的侵袭,如今的二郡一带,黄土裸露、流沙飞扬,不再是曾经的沃土千里。但是百姓,为了生存,为了不饿死,还是继续耕种,在本来就破坏严重的土地上继续破坏,以致粮食收成越来越少,有时天灾来临,一无所获。”
这不就是过度耕种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嘛!张既所说的生存条件恶劣其实就是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原来这个问题大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不过还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开展了一系列植树造林活动,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才稍有好转。
“依德容公之见,上郡、朔方二郡应该如何?”韩宇问到。
“退耕还草,封山育林!”张既郎声说到。
我去!你张既不会也是穿越过来的吧!可是看着不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