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受了德意志地区义务教育的红利,东非真正来自德意志地区(奥匈帝国全境都算德意志地区)的居民占比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中南德意志人和奥地利人占据大多数,小部分是匈牙利和斯拉夫人。
在1870年,德意志(德国)的文盲率只有百分之二,所以移民到东非的南德意志人基本上不存在文盲。奥匈帝国水平就差了许多(一战时仍然高达百分之二十二),但是奥地利的义务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
至于半文盲,是东非强制推行德语的造成的结果,统一语言就必须给非德意志移民上课,而上课就少不了教授词汇和语法,所以许多移民不说完全会写,也能读懂一些德语文章。
当然,识字率并不代表文化水平高,东非当前最注重的是推广语言,像数学,物理,化学之类还差的远。
而且学习这种东西,就是不进而退,即便是德意志居民,接受了完整的义务教育,如果他不去工厂打螺丝或者工地搬砖,那当前农业应用场景并不足以支持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看着传统经验就足够了。
所以很多德意志人踏入社会,不出几个月可能就把那点小学文化抛之脑后了,再加上义务教育内部也是参差不齐的,德意志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一,有的地方没有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堪忧。
同时东非还把奥匈帝国境内移民到东非的各个斯拉夫民族同德意志人划等号,这也造成东非的识字率并不和德意志人口挂钩,反而要低于德意志人口水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地点,东非是真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这为东非军事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当前东非最核心区域(熟地),也就是前世东非联邦区域,光是面积就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面积的总和。
在资源上,德奥两国铁矿和煤炭两种资源多的离谱,这也是两国能成世界大国的基础,钢铁和能源象征着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东非的煤炭,津巴布韦,南非和博茨瓦纳加起来才能压两国一头,其他区域的煤炭储量只能单独和奥匈帝国比较,不过能和奥匈帝国比较,东非就算赢了。
这也就意味着仅依靠东非东部的资源,东非就可以达到奥匈帝国的工业水平,所以东非在军工需要的资源开发上毫不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