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还是高端招式好用(上)

及到次日,首辅申时行正常去上班,但他知道今天肯定不会平静。

除了申时行之外,其他三位阁老也都坐在中堂,默默无语。

虽然这届阁老相互之间也有勾心斗角,但对外的时候,还是比较一致的。

在这种时期,如果内阁的牌子砸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昨天雒于仁一封骂皇帝的奏疏捅破了天,今天谁也不知道将会如何收场。

早晨刚过去,就有太监到文渊阁传旨,皇上召所有阁臣前往毓德宫觐见。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看不过眼,开口道:“外臣这次太过了!”

虽说大明朝堂讲究一个言路畅通的政治正确,但有一说一,张诚真心认为雒于仁这次确实过线。

万历皇帝把《酒色财气疏》摔在了地上,有气无力的骂道:“何来恶贼,安敢讪我!”

你这样提议大张旗鼓的廷鞫,是想把雒于仁送上“圣坛”吗?

不多时,众人各就各位,雒于仁这个当事人也被锦衣卫官校提了进来,东朝房就像变成了一个大舞台。

饱经风霜的杨天官不觉得会这么简单,继续问道:“具体是谁指使你?”

林泰来看着雒于仁,嘴角噙着笑意,冷静的说:“你这篇奏疏,摹仿了一本煌煌巨着。”

林泰来“哈哈”的大笑了几声,然后说:“什么情急?我只是感到可笑而已!”

两者之间的意思难道不近似?据我这个文状元的专业研究,你应该是将《金瓶梅》句原意扒了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写了一遍!

这样的例子不止一处,《金瓶梅》色词有句是‘人能寡欲寿长年’;而你奏疏有句是‘成汤不迩,享有遐寿’。

万历皇帝居然很赞同的说:“本该如此!”

申首辅本还想坚持息事宁人,但是又想起了林泰来说过那些话,也就算了。

林泰来针锋相对的答道:“这样一篇摹仿剽窃的奏疏,本来毫无价值可言,却被庙堂内外一本正经的议论,岂不可笑?”

雒于仁回应说:“天下人说天下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不得不说,清流势力的斗争技巧确实提高了,就是不直接点名!不给借力使力的机会!

林泰来分开人群,大步走到雒于仁面前,呵斥道:“一派胡言,你有实证么?御史有风闻言事之权,但你又不是御史!”

又到次日,二十多名官员汇聚在东朝房,有的衙门来的是尚书,有的衙门来的是侍郎,有的人干脆就直接缺席。

翰林院代表林泰来老神在在,站在窗户边的通风透气好位置。

申时行又答道:“若将他治罪,正是成全了他。”

只有首辅申时行暗暗叹口气,这是不是说明皇帝更懒了?连文华殿都懒得过来了?

毓德宫距离正宫乾清宫不远,就在养心殿旁边。

所以万历皇帝这次召见阁臣去毓德宫,确实是挺稀奇的事情。

虽然息事宁人冷处理这个办法,肯定是最好的应对之道,但皇帝正在气头上,不愿意也没办法。

但大明时期的养心殿并不是皇帝起居寝宫,只是一座功能性建筑。

雒于仁脸色似乎有种不正常的亢奋,慷慨激昂的答道:

真不像电视上你大清的臣子,进乾清门跟去邻居家串门一样。

随后万历皇帝派太监给各衙门传旨,次日在午门外东朝房廷鞫雒于仁。

翰林院代表林泰来无聊的打了个哈欠,对于经过互联网大潮洗礼的人来说,这个回答实在太老套了。

杨天官又走形式的问道:“可有人指使伱?”

雒于仁声音洪亮的说:“是圣人教诲指使我!”

奏疏中关于酒色财气方面的说教,很多地方与《金瓶梅》四篇词文义相似!”

林泰来答道:“我怕有人会牵扯我,所以想去现场盯着。”

内阁干的就是这活,安抚和灭火。申时行上前奏答:“雒于仁卖直沽名,陛下不必上他的当。”

沉吟了片刻后,陈学士答道:“我确实不想去,但你有资格代表翰林院去么?”

听到这个问题,不少明白内情的人不约而同的看向窗户边的翰林院代表。

其他三位阁老齐齐诧异的扫了眼王家屏,你王四这话,与之前内阁商定的口径并不一样啊。

如果宣传到位,包装出色,第二位小海瑞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