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不由的感叹道:“连我大宋的臣子遇到冤屈,都要去唐太宗的昭陵哭诉,后人是怎么想的?”
“把李唐宗室送去和亲的当晚,居然还敢演奏《秦王破阵乐》?”
长叹一口气,宋神宗也读懂了后人评论里:‘黑红也是红,让人知道,就有流量了’的含义。
就如自己的祖父,仁宗皇帝。
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却被民间编排成‘狸猫换太子’。
武周。
见李隆基眼珠转动,武皇笑着问道:“孙儿莫不是准备演奏《秦王破阵乐》,而后从玄武门进来,逼朕退位?”
李隆基起身行礼,解释道:“若一首曲子就能有如此效果,祖母又何以登临帝位?”
虽然话粗,但是理不粗,就是有点扎心。
“不要动不动就起身,家宴而已。”
武皇摆摆手示意李隆基坐下,不再言语。
嘴角微扬,心里暗自想道:‘不知太宗皇帝看到天幕会是什么感想?’
大唐,贞观年间。
“陛下,魏征的词没有臣写得好!”
“就是,他也就会骂人,写词的事还是应该臣来!”
天幕只提了魏征等人,谁知道自己在没在‘等人’里面。
正巧,魏征不在,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至于安慰陛下?
陛下不需要安慰!
与其安慰,不如转移话题!
没看陛下现在笑意盈盈的看着我们吗?
“二郎,是不是想哭?”
“想哭就哭出来,没事的,躺在阿耶怀里哭。”
面对李渊的讥讽,李世民打定主意,绝对不能让李渊看乐子。
硬憋出一个完美的微笑,望向群臣。
“写,都写。”
“都写出来让朕看看。”
而天幕的评论区还在滑动,最后出现了一条:
〖最新预告:来不及悼念送皇子和亲和秦王破阵乐了,掌心编剧又给我们登场了断粮几个月的五千守城军打破突厥八万精兵的剧情。〗
“. . . . . .”
李世民看到评论,微笑快装不下去了。
照后人的情况,这段剧情肯定又要做成视频吐槽。
搞不好,又要提到朕……
你们不能拍秦朝或者汉朝吗?
实在不行拍明朝也可以,再不济宋朝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