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看向刘旭,虽然发生了意外,但刘旭的册封大典还是磕磕绊绊的完成了。
如今不到十五岁的刘旭,已经是大汉帝国的太子储君了。
“我对旭儿颇有亏欠。”诸葛亮说道。
刘旭躬身,“祖父切勿如此说,祖父您为大汉殚精竭虑,将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大汉,让你安度晚年,是天下人父皇,还有我的心愿。您不必如此。”
刘旭心想,以为是诸葛亮,觉得早早离开,没能亲自教导自己感到愧疚。
对此,诸葛亮只能说,还是孩子,果然天真无邪。
诸葛亮道:“十多年前,我回到隆中后突然发觉还有一件大事未做。”
“世家历经百年,太过强悍,刚刚恢复的大汉根基经不起他们摧残。所以要想大汉长治久安下去,必须一刀斩向世家的根基。”
诸葛亮看向刘禅与刘旭,“所以我写信给周不疑,让他替我在朝中布局。今日的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若非为了以皇权引诱世家上钩,旭儿的太子之位早该在十年前就该奠定了。”
额……
刘旭闻言一愣,原来祖父您说的是这件事,害他刚才白感动了。
“经此之事,以此次主谋世家为首的天下世家已受到重创。往后十年将是天下世家之力最孱弱的时期。”
“十年之后会有新贵渐渐取代这些位置,为了预防这些新贵大族再度成为超级世家。”
“朝廷不可有片刻疏忽,一旦这些世家有不轨之举,一定时机便要将其拿下,不可让其做大。”
“以仁政治天下,也绝不能缺乏铁血手腕。”
“一张一弛,一文一武,方能制衡天下,使得天下太平。”
刘旭听的认真,“请祖父放心,孙儿记下了。”
刘禅在一旁起哄,“相父放心,旭儿天资聪慧,一定能领会贯通,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把大汉治理的更好。”
刘禅看着已长成翩翩少年的刘旭,眼底尽是满意。
“这件事完了,我也就没了心愿。该安安心心回隆中养老了。”
此话一出,刘禅与刘旭神色皆变。
诸葛亮微微一笑,是长辈对晚辈的笑容。
“大汉一统天下已经二十多年了,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平静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