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还有溃兵在回流,可是我军遭受重创,军心不齐,士气不定,不能在此久留,必须赶紧撤回后方休整。”
“亮建议陛下此时立即率军回师秭归,在那里屯住休整,重整旗鼓。”
“嗯”
“就依孔明之意,全军回撤秭归!”
小主,
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收拢兵马沿江岸通道撤往秭归。
陆逊还在后方继续追击,同时他期望的孙桓一路兵马,截击刘备后路。
可是,孙桓率军一到秭归,便与魏延交战在一起。
魏延的一万步卒在诸葛亮到达的凌晨也赶到了秭归,在赶到信陵是来不及了。魏延当即决定,士兵们就在秭归休息整顿,以逸待劳,准备在秭归城外伏击吴军。
事实证明,魏延的临机决策没有错。
孙桓奉陆逊的军令急促的想要截断蜀军后路,猛然一头撞进了魏延的埋伏里。
两个时辰的激战中,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魏延占据有利地形,有利战机,孙桓大败而逃!
魏延趁势继续沿江进军,顺利到达信陵接应。
魏延到达信陵的第二天,黄权率所部一万兵马与其会合。
第三天,刘备与诸葛亮等人成功率军撤回信陵。
刘备驰骋数日,在到达信陵的那一刻,紧绷的精气神散了,身体一下子虚弱下来。所有大事交付与诸葛亮处置,安心休养。
“魏延”
“在!”
诸葛亮对魏延说道:“你依旧率一万兵马镇守杏林,阻挡吴军进攻。”
“领命!”
“季常,你率三千兵马往直通秭归的山路。”
“在那里我已经命人摆好了阵势,你依据此图在阵内埋伏,伏杀吴军!”
诸葛亮将布阵图交给马良。
“丞相,正精妙异常,属下参悟不透,如何能重创吴军?”
诸葛亮:“此举只为击退吴军追击,不为他图。”
“切记,若在周边发现一黄姓老人,便将其拿下拘押,不可放他离开。”
“但记住要好生安排,不得无礼。”
“喏!”
“子龙与我护送陛下撤回秭归休养!”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