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又买五千亩地

以前,元盛和他们称兄道弟是元盛高攀,现在元盛认他们当兄弟,倒是他们高攀了。

不管元盛什么境地,元盛待他们都始终如一。

元盛处于劣势时,没有谄媚跪舔,处于优势时,没有倨傲轻视。

但看元盛的心性,文东昊三人就十分欣赏。

文东昊对元盛甚至有些崇拜的心态,那种发自心底的欣赏与佩服,不掺杂利益。

……

随后,元家的铜镜和玻璃,便按照接到的订单,进入生产中。

在这段时间,还发生了几件事。

首先,元来福将大青山周围的地,又收了许多。

良田已经涨价到了十一两银子一亩,中等田九两银子一亩,即使下等田也已经收到了七两半的价格。

良田是最好的固定资产,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卖田,前提是没人用超高价收购。

元家开出这个价,谁又能忍住不卖呢,再用高点的价格从别的村买入便好。

其实,元来福也有些不理解儿子,为什么不去外地买大片的良田,那些几千亩连成一片的良田,价格好些,一定能吃下来。

但元来福有个优点,知道自己的见识和各方面都不如儿子,就不去做儿子的主,而是听儿子,儿子让他高价收,他就收。

元来福陆陆续续,一共收了围绕大青山的五千亩地,一共花了五万两银子。

尤其是靠近大青山的那些山地,都是下等田,种二十年稻谷,才能赚多少钱?如今元家七两半一亩收,傻子才不卖。

围绕大青山的田,已经全部被元家收购了。

至此,元盛在村民和大青山之间,建立了一条超长的屏障。

不像之前,有些外乡镇的田,就在大青山脚下,有很多机会偷偷摸进大青山,即使被发现了,人家也可以说是去种地的。

现在有了这条屏障,大青山附近的地,都是元家的,一个外人跑到元家的地上,到底为何?有异常情况很容易被发现。

这是元盛让老爹将大青山周围的地,全部买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