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距离院试,也只有二十日,我就不出书院了。”虽然元盛武功高强,身上又有袖箭,但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涂海见元盛听劝,松了一口气,“我先将你送回书院,我去找人查查这辆车。”
徐洋听着二人的对话,这才后知后觉,原来刚才那辆马车里的人是奔着元盛来的。
这时,院子里的一个老太太骂起人来,“青天白日的,你们三个小崽子这是想跳进来偷东西?来人啊,有贼!”
三人对视一下,也没跟老太太解释,解释起来怕得费好大功夫,三人跳进胡同,赶快溜了。
元盛没再去清风书斋,三人接回了书院,寒门修仙传第十册他让徐洋送过去。
涂海则去查这匹疯马和那赶车的小厮。
这类危险元盛上一世也经历过,上次豫州之行,更是惊险,这次事件并没有元盛的心情,他一心向学。
徐洋则谨慎了许多,每天元盛吃的东西,他要先吃,确定自己没事之后,他才让元盛动筷子。
这个时代没有监控,但是涂海凭借对赶车小厮的记忆,找画师画出人像,开始动用人脉在涞源城寻找。
如今只能确认赶车那小厮是外地人。
那小厮仿佛从涞源县城蒸发了一样,再没人见过。
元盛听到涂海汇报,则和没事人一样,继续该怎么备考怎么备考。
院士考试和之前有些不同,县试和府试虽然也考三天,但是完成试卷交卷后,可以出试院,院试则不行。
院试是连考三天,要在里面吃喝睡,三天考完之后,考场才会开门,学子们才能出去。
出于对山长的回报,元盛便提议石鼓书院进行模拟备考,学子们进去连待三天,提前适应考试节奏,提前适应考试环境。
马明博听到元盛的提议时,暗道自己和前人怎么没想到?
元盛的提议虽然很简单,但是带来的效果可能是显着的,作为曾经的考生,马明博太明白适应环境的重要性了。
有一些学子平日里学的不错,但是因为身体弱,也没有适应过环境,考试时失常发挥,考完直接被抬出考场。
元盛,孙高阳,孙毅,吴风华,王尚春等石鼓书院的学子,纷纷进入模拟考场,提前适应院试的环境和节奏。
元盛身体好,体质强,精神力也好,在里面连考三日,考试水准和往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