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又觉得有理,点了点头。
许攸想了想,站了出来:“曹操此人,最为狡诈,趁我军攻信都时,率军北上,也不无可能,今大将军虽派周昂镇守荡阴,以为邺城屏障,但因兵力所限,绝难挡曹操之兵。”
“且曹操不率军北上则已,若率军北上,必有周密的安排。若大将军想收到消息再撤,只怕已是晚了。届时曹操兵临邺城,邺城人心惶惶,军心涣散,后果严重,还请……大将军尽快撤兵邺城。”
其实,许攸也不能判断曹操北上攻邺城是真是假,只是他认为无论真假,此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袁绍赌不起。
袁绍不撤兵的话,也不见得能马上破信都,战事拖久了,后方迟早会出现问题。如果曹操北上是真的,袁绍可能还会面临败亡的危险。袁绍撤兵的话,就算这事是假的,也不过只是失去一次机会。许攸宁愿袁绍失去一次机会,也不愿意让袁绍冒着败亡的风险。所以,他一改上次的看法,决定支持撤兵邺城。
逢纪和郭图看到许攸不跟他们穿一条裤子了,心里微微恼怒,暗道不好。两人都知道,许攸在袁绍心里的地位非同小可。
果然,袁绍听了许攸的话,点头称赞:“子远所言极是,只是错过攻打信都机会,只怕陈炎会得寸进尺呀。”
“此亦是无奈之事,但阿炎刚据安平,必会巩固其地,不敢大军南下,只是冀州之北,恐怕难以保住。今二公子率军北上,尚没有战报传来,若胜,则据涿郡,以待良机,若不胜,大将军应让其撤兵,走巨鹿方向,撤回赵国邯郸,以拱卫赵国。”
袁绍点了点头,自己的日子还真不好过,竟被逼到此,他顿时觉得有种日落西山的感觉。他突然又想起了刘备:“玄德,此事你又怎么看?”
“明公,我与曹操交战日久,最知其脾性,曹操乃狡诈之徒,若邺城兵力空虚,他必会伺机北上,攻打邺城。”
袁绍听了,又看到其他人都不说话,一阵沉思,半晌之后,他终是点了点头:“邺城乃我之基业,不容有失,若被那阿瞒兵临邺城,我颜面何在?故我决定,大军明日撤兵。待邺城之事处理好之后,我必卷土重来,重夺安平。传令给清河孟岱、陶升,让其撤兵回清河甘陵,张南、焦触撤兵回邺城。”
袁绍终于做出了决定,不自觉地松了口气,诸臣似乎也松了口气。还是赶紧撤吧,总比迟迟不决断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