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蔡成走稳妥路线,一统大汉就还需要十年,再加之图谋西域、东南亚和南洋,又需要十几年时间。
那时,蔡成就四十岁左右了,以东汉末年人的寿命,他还有精力和体力前往南美去搜寻土豆、玉米、红薯、辣椒等物种吗?
即使取回了这些物种,还有精力远征西欧,战胜罗马帝国,从而统治整个欧亚大陆吗?
蔡成穿越前,有高级战略班子给蔡成(那时叫楚天)制订了无数的发展战略,合并起来,就是一句话:
要重塑地球,必须以重塑所穿越的朝代为基础,然后图谋整个欧亚大陆,进而掌控美洲和非洲,而掌控澳洲则没那么重要。
而无论穿越到哪个时代,掌控欧亚大陆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困难的。
因为穿越后,无论到了哪个时代,这个地球上最发达的国家,都在欧亚大陆上。
既然稳当之路太耗费时间,那就只能走冒进一些的路线,积极进取。
以护民军之军力和战力,蔡成知道,三五年内,拿下整个大汉(不计西域),问题不是很大。
他可以派出三支兵马。
第一支取河南地和凉州,进而取益州;
第二支从并州进司棣,取兖、豫两州,然后取荆州和交州;
第三支从青州进徐州,再取扬州。
可如此一来,北方、西北需要防匈奴、鲜卑、羌胡、羯、氐等族的侵扰;东面取瀛州也要延迟(因为要调渤海舰队从海路进攻徐、扬、交三州);南面也会遭受到士族、割据军阀联合的抵抗;西南方向取益州需要越过秦岭的千山万壑、无数的关隘险阻。
而且,每占一域,必须要留下守军……
蔡成想到了“放手发动群众”,可谁去发动呢?
要知道,汉末的读书人太少了,绝大多数读书人都出自世家大族。
没有读书人,就没有识文断字的官吏;没有官吏,就无法治理一方……
民治不稳,就谈不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