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堂高虎皱眉道:
“这什么意思?我可是把见到的每个村庄都屠光了。”
“现在朝鲜人都学聪明了,一个个跑山里躲去了,还在村里等着我们杀的傻子可没之前那么多了。”
太田一吉信手抽出一份文书,朝着藤堂高虎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一看。
藤堂高虎凑过去一看,顿时愣住。
“八月二十二日,吉川广家于全罗道西南诸县、镇割取鼻子四百八十个。二十三日,割取鼻子七百二十个。”
“八月二十四日,锅岛直茂于金沟、金堤割取鼻子一千五百五十一个。”
“八月二十九日,长宗我部元亲攻克罗州,共计割鼻子六千零六个。”
……
(注:上述数字分别出自《高山公实录》,《元亲记》,《吉川家文书》,《锅岛直茂谱考补》,《锅岛家文书》等书籍,并非作者胡乱编造,随意抹黑。)
藤堂高虎看得一愣一愣的,不由有些羞赧。
“好吧,我杀的是少了点。哼,那是我运气不好。”
“你们等着,我会给你们带回来更多的鼻子,让关白知道我藤堂高虎的忠心!”
说完,藤堂高虎大步离开。
【毛利秀元、黑田长政等人一路进军全罗道的砺山、忠清道的恩津,打败了朝鲜忠清道防御使朴名贤等人。】
【加藤清正所部则经过锦山、金山、忠义等地,于九月七日抵达忠州。】
【整个八、九月间,倭军在全罗道和忠清道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烧杀抢掠之下,伤亡加起来竟然才将将过百。】
【而倭军在这两个月间屠杀和割取的鼻子数量就超过了三万,还有更多的妇女、孩童沦为倭军俘虏,遭受着生不如死的凌虐。】
【朝鲜备边司官员在上给汉城的奏章中极为愤慨地写道:“南原、全州陷败之后,贼兵未至,而守令亲自奔窜。土崩瓦解之势,不可收拾。”】
【随着倭军一步步朝着汉城靠拢,朝鲜国王李昖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
画面中,李昖又哭又叫,拉着杨镐的手是怎么也不肯放。
“杨大人,若是局势再崩坏下去,小王也不活了!”
“杨大人,求求你,救救小王吧!”
杨镐被李昖的眼泪鼻涕抹了一身,哭笑不得,只能无可奈何地开口。
“好好好,大王稍安勿躁,本官这就去找麻贵将军想想办法!”
杨镐很快见到了麻贵。
“麻贵将军,怎么还不出兵抵御倭军?”
麻贵表情平静,看了一眼窗外。
那里风雪正盛。
“杨大人,就这种天气,火炮和粮草运输极为困难,火枪也会因为雪而导致潮湿无法击发。”
“倭军数量是我军五倍以上,你让我怎么出兵?”
“出兵,就是让咱们大明的将士去送死!”
杨镐噎了片刻,无奈道:
“那你也不能就坐在汉城里,眼睁睁地看着倭军凌虐全罗道和忠清道吧?”
“事情传出去,对咱们大明朝廷的名声很不利啊。”
麻贵紧了紧大衣的衣领,淡淡道:
“南原之战的结局已经说明一切,朝鲜人但凡能有一点战斗的意志,我也会出兵帮他们。”
“可现在呢?倭军随意北上,哪里遭受过一点挫折?”
“天救自救者,朝鲜人既然连自救都做不到,那我们大明也没必要救他们。”
杨镐闻言,不由默然。
杨镐主后勤,麻贵主军。
两人实际上是平级,麻贵要是不愿意出兵,杨镐也确实没有办法。
大明文官的地位确实是比同级武将高不假,但还没有像大宋那样,区区一个七八品官就敢把狄青这种大宋名将、一品枢密使呼来喝去!
就在两人陷入僵局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大人,是邢阶大人的命令!”
【关键时刻,大明在朝鲜战场上的最高统帅,兵部尚书邢阶打破了僵局。】
【在邢阶的命令下,麻贵以解生、颇贵、杨登山、牛伯英四人为将,领两千精锐南下,准备在天安城抗击倭军北上先锋。】
画面中,两千明军冒着风雪,气势昂然地南下了。
主将解生身材极其魁梧,身高在一米九以上,整个人坐在马上,倒显得战马都有些娇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解生身边,眉眼中带着几分异族模样,显然是混血儿的颇贵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地哈出一口热气,笑道:
“他娘的,在这汉城天天呆着都快要闲出鸟来了,总算是有机会砍几颗倭寇的脑袋。”
另外一名身材略微比解生小一些,但也足够魁梧强壮的将军杨登山闻言笑道:
“老颇,你这段时间在汉城可没少忙碌,被你睡过的朝鲜小娘子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吧?”
颇贵哈哈大笑,随意一挥手。
“你就在这瞎扯什么犊子呢,我和你说,也就二十三个。”
“你是不知道,大明军人这个名号在汉城中多抢手啊,就连什么议政大夫的小妾,都巴巴的给我倒贴呢。”
“这辈子当个大明人,真是值了!”
牛伯英啧啧作声,道:
“好家伙,那等这一次出征归来,你老颇岂不是要多二十三个孩子了?”
颇贵挤了挤眼睛,笑道:
“谁说的?还有一胞双胎、三胎的,说不定是二十七个!”
四人哈哈大笑,率领两千明军,很快消失在了风雪淹没的道路中。
【由于朝鲜人对倭军极度恐慌导致的溃败,解生等人南下之后才发现,原定的目的地天安城竟然已经失守。】
四人凑在一起,开始商量。
牛伯英比较沉稳,开口道:
“天安城都没了,咱们不如往北去,撤到后面那座城池,呃,叫什么来着?”
就在牛伯英陷入苦思冥想的时候,颇贵哼了一声。
“撤什么撤?要我说,不进城更好。进了城,那就得被倭人包围起来了。”
“咱们现在不进城,你看这外面都是山,就找一座山埋伏倭人,打她娘的就完事了!”
颇贵的话,顿时让其他三人意动。
四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打她娘的!”
四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具体的计划。
镜头中,开始出现了一支倭军。
【九月七日,倭军指挥官黑田长政派出黑田图书助、栗山四郎右卫门两人分别作为先锋将和先锋副将,率领三千倭军离开天安城,朝着北方进发。】
镜头中的这支倭军,很快就引起了历朝历代皇帝们的注意。
【秦始皇嬴政:这些倭军居然穿着朝鲜军服?】
万历时代的朝鲜文化虽然属于华夏文化的分支,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了属于该地区的独特印记。
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朝鲜人格外喜爱白色。
各种袍服,以白色最为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