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李隆基和上官婉儿极限拉扯,少年霍光的第一次人生考验

“对了,你今天怎么回来了?”

霍光跟随着霍去病的脚步往前走,边走边道:

“今天陛下刚刚下旨,封我为侍中。”

霍去病对此并不意外,淡淡道:

“这是自然,谁让你有我这么一个好哥哥呢?”

说到最后,霍去病不觉昂起头,颇为自得。

霍去病的父亲叫做霍仲孺,是平阳县的小吏。

平阳县是平阳侯的封地,霍仲孺有一次奉命前往平阳侯府,就和侯府之中的一个叫做卫少儿的婢女搞上了。

霍仲孺本身就有家室,压根也没想过会娶卫少儿这种身份低下的奴婢,无非就是出个差的时候找个女人爽爽。

出差完了,霍仲孺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留恋地离开了。

卫少儿却怀上了霍仲孺的孩子并生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霍去病。

霍仲孺回到平阳县,在几年后他的正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霍光。

所以霍去病小时候是没爹的,基本上就是母亲卫少儿、姨娘卫子夫还有舅舅卫青在照顾他。

后来大姨娘卫子夫入宫接着受宠,舅舅卫青一鸣惊人连战连捷,霍去病的生存环境顿时急速飞升。

几年前,还是一名男童的霍去病在平阳侯府和母亲挤在下人房里睡觉。

几年后,少年霍去病却已经站在宫里,接受大姨丈皇帝刘彻的耳提面命了。

霍去病原本对霍仲孺这个生父充满了怨恨。

但在母亲、姨娘和舅舅的劝说下,随着霍去病自己也取得了成功,他的心结慢慢化解。

终于在两年前,也就是出击河西的路上,已经是冠军侯的霍去病去了平阳县,和父亲霍仲孺相认,并见到了弟弟霍光。

相认归相认,霍去病心中对霍仲孺依旧很是不满。

他觉得这个爹不行,弟弟在他身边肯定是培养不出来。

于是在凯旋回归的路上,霍去病又一次去了平阳县,直接把霍光从霍仲孺身边带走,兄弟两人一起回了长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应该也是霍去病的一种报复。

你霍仲孺不是喜欢小儿子,不要我这个大儿子吗?

好,我把弟弟也带走,让你一个儿子都没有!

霍光跟随霍去病回到长安,立刻就被刘彻封为郎官。

随着霍去病的一次次胜利,霍光很快又升为诸曹。

如今,少年霍光已经是侍中了。

侍中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位。

刘彻用中朝取代了丞相为首的外朝后,侍中事实上就成为了丞相职权的替代者。

侍中年纪轻,资历浅,地位低,而且是一群人而非丞相一个人,自然也就无法构成对皇帝的威胁了。

仅仅是少年就被封为侍中,霍光可以说是真正的前途无量。

霍去病依旧不意外,淡淡道:

“一个侍中而已。”

霍光有些无奈。

这侍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职?

但在自家亲哥这边,却只不过得一句“侍中而已”。

但霍光还没办法否认霍去病的话。

霍去病如今位极人臣,侍中这个官职在霍去病眼里的确算不上什么。

说话间,两兄弟已经走进了大堂。

自有婢女端上精美菜肴。

霍去病没有理会什么“食不言”的老人教训,一边大口嚼着,一边对霍光道:

“但有一句话你要记住。”

霍光下意识地放下筷子,直起身体。

小主,

“兄长请说。”

在霍光心中,自家这位年轻的兄长就是无所不能的。

霍去病就是霍光的偶像,皇帝刘彻都比不上自家大哥。

霍去病瞪了霍光一眼。

“自家兄弟说话,需要这么拘束吗?”

霍光讪讪一笑,重新拿起了筷子。

霍去病拿起旁边的酒杯,咕嘟咕嘟一口灌满,随后笑道:

“这句话其实很简单,在陛下面前谨言慎行,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明白吗?”

霍光若有所思。

霍去病以为霍光不明白,于是又解释道:

“陛下是当世人杰不假,但他的心思其实是很多的。”

“有些时候你的无心之言,在陛下听来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意思,反而会给你带来大麻烦。”

“你还小,凡事多看多听,少说话。”

“没有十成把握的主意,那就憋在心里不要开口。”

“有了十成把握的主意,要等陛下先开口,你才附和。”

“如此,应该够你在宫中安身立命了。”

霍光认真地听着,连连点头。

北宋世界中,赵匡胤笑了一声。

“想不到以狂飙突进而闻名的冠军侯,却能如此深刻地领会帝王身边的保命哲学。”

赵德芳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赵匡胤,道:

“父皇也认同霍去病的话?”

赵匡胤笑道:

“这不是话,这是真理。”

“伴君如伴虎啊!”

赵匡胤出生于五代中的第二代“后梁”,一生经历了五代中的四代。

直到黄桥兵变为止,赵匡胤的身份都只是一个臣子。

对赵匡胤来说,他当臣子的经验可比当皇帝的经验要丰富太多了。

能在五代十国这种混乱的时代明哲保身,并一路升官成为后周重臣,赵匡胤自保的能力绝对是点满的。

赵德芳好奇道:

“儿臣有一事不明,如果一直在皇帝身边如此沉默寡言,又怎么向皇帝证明自己的才能呢?”

皇帝看不到臣子的才能,臣子又怎么出人头地?

赵匡胤笑道:

“以霍光的家世,只要不犯错就一定位极人臣,需要证明什么才能?”

赵德芳不由哑然。

的确,霍光的大姨是皇后卫子夫,舅舅是卫青,亲哥是霍去病,表弟是太子刘据。

这种家世,等于直通青云之上。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位极人臣。

赵德芳还是有点不服气,道:

“那假如不是霍光而是其他人呢?”

言下之意,其他侍中没有霍光这样的家世,总不可能啥也不干吧?

赵匡胤微微一笑,道:

“傻孩子,你以为当年朕就是后周朝廷之中最出色的那个臣子吗?”

“和朕同龄的人,许多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名震天下,可现在他们在哪?”

“有些时候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低调,未尝是一件坏事。”

顿了顿,赵匡胤又道:

“当然,儒家讲的是一个中庸,换言之便是‘过犹不及’。”

“过度高调引来多余敌视和打击是愚蠢的,但过度低调确实也不符合那种没有霍光家世的其他人。”

“这些人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平时不出头,不争不抢。但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一定要出色完成。”

赵德芳道:

“若是无法出色完成呢?”

赵匡胤翻了一个白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