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我之前还是太激进了,什么赵宋不赵宋的不重要。拿下了南汉,又有了崇华岛,可以说整个大江以南,已被我们事实上掌控。我们就放缓一下步子,潜心发展上几年,更利于后面的发展。”
从愿不愿意回到原时空聊起,三兄弟在这个该欢庆的时候,再一次检讨几年来的得失,也确定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在几年之内,对几个主要的对手进行经济殖民,那么在条件成熟时只需轻轻一推,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如此看来,如何快速培养出新兴的阶级、让社会生产力有一个跨时代的发展和普及,要远比武力侵占更为重要。
这是三兄弟做出的战略性的改变,之于近期的目标还是不变,一方面是要统一南汉附近的各部势力,一方面要尽快拿下安南之地,进一步开拓生存空间。
对大周和大唐的方略也不做改变,依然是让两国之间处于战略上的平衡,但要从经济上全力渗透。
陆少峰的工作重心是如何在既有的地盘内,建立起新秩序,发展社会生产力。赵志伟仍然是专注于工、商业,他还有一个任务是完善体系的律法建设。
李子强也依旧专注于军事,但他将重心转移到军事战略上,具体的执行则交由苏浩负责。
三兄弟还特意谈到唐子恒,在对他的使用问题上,陆少峰认为,唐子恒可培以养成政务院的二号人物,但还要经过长期的考察。
这不是急事,陆少峰决定,待南边安定下来,要召回唐子恒,跟他开诚布公地谈一次,这次得触及灵魂深处才行。
当前比较紧迫的事情是崇华岛的事情,苏浩几天就发一个电报,请示下一步的方略。
镇永军南下的同时,朝廷迫于大周军事压力,在李冒的游说下跟楚南达成协议,将崇华岛以租借的方式交由楚南政务院管理,租期为九十九年。
这样做既是为了保全朝廷颜面,还有一个好处。崇华岛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地盘,那大唐子民就能自由迁徙到崇华岛,朝廷也没有理由阻止。
“老大,崇华岛的开发,还是由你来主导。我的意见是将崇华岛开发成一个特区,可以参考后世特区的做法,政策上面要给足、用好。”
崇华岛首先要建设的是一个超大型的军事基地,包括军港、军营、军工生产等,苏浩已安排了一支分舰队和一个团的兵力进驻。
民事方面,准备以招商引资带动地方开发,陆记和楚南科学院会拿出一些项目吸引投资。
崇华岛上最重要的几个工厂是钢铁冶炼和造船,将由政务院下辖的企业投资,同时也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特区的主政官员或者叫特首,陆少峰提议由张澈担任。
“老大,你先跟张澈通个气,看看他是否愿意提起这个重任。特区首长的级别,参照潭州议政厅,这一点你得说清楚,不能是一家人就不明不白的。”
这个特首既要能发展经济,还要熟悉政务院的运作,官场上上下下都能吃得开,最重要的当然是可靠。将能用的人数一遍后,也只有张澈合适。
张澈在楚南供销总社当家人的位子上做得很不错,是到了该挑起一方重担的时候。
“行了,老三,你也别絮叨了,能不能说点开心的事啊。我们现在也难得坐下来聊聊天,我这儿有点八卦的事情要不要听?放心,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