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陈裕良(一)

我叫陈裕良,一个比较努力的普通人。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爷爷早逝,奶奶独自一人将父亲拉扯长大。父亲十三岁就开始跟着村里的大厨学手艺,硬是帮人家白干了几年活,才熬出头。

但空有一身厨艺的他开不了店,也摆不起小摊。没有资金跟人脉,找到一家饭店做起了厨子,这一做就是几十年。

而妈妈则是与他同个饭店的服务员,据说他们当时结婚的时候,找人借了几百块,甚至连婚房都是租的。

至于婚房,也正是我们现在这个几十平小两室的家。一家四口人,挤在这并不大的房子里。

为了我的学习,奶奶将房间留给了我,每到晚上,她就会抱着被子在客厅木椅上睡觉,而这一睡就是近十年。

我的生活很简单,吃饭上学睡觉。

可能是我的生活太简单,导致我的思维受到禁锢,我能想到的都是我学习过的东西,恰巧我学到的东西都是从学校带来的。

每次有人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我都能应答如流。他们管我叫天才,也有邻居调侃说我是神童。小时候虽然不理解是什么,但我知道,这些话会让父母高兴。

尤其是奶奶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会开心好久。

可能是有了大家的夸赞,父母对我的学业越来越重视。他们对我学业的重视表现为减少我休息时间,放弃我与外界交流的时间。

我从初中开始,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跟卧室。我把学习过的知识看了一遍又一遍,把做过的题反复做了一遍又一遍。

当我提出可以挑战更多题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帮我在网上搜索题库,抄下来让我自己做。但他们也怕我会学坏,每天会给我留一个小时的时间抄题,同时监督我。收掉手机后,再让我在房间里自由发挥。

这样的办法的确有效,我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至少在初中的时候,从未跌落前三。

但到了高中就不一样了。

能考一百分的人很多,但有的人能考一百分,是因为满分只有一百分。

我在高中接触了更多人,他们有人来自乡村小镇,有人来自其他大城市。跟我一样努力的人不少,比我有天赋的人也很多。

让我头一次感到害怕的,不是固定的谁谁谁,而是老师布置出的题,总有不同的同学,用更加精简的方法解答出来。

面对同样的书,大家都能说出不同,且都有理的自我理解。

而当老师听完我的理解后,他只会摇摇头叹气“理解得太表面,太官方。没有自我思想,缺乏灵魂。”

从那开始,我的自信瞬间被击碎。

我试图尝试其他方法,学习并理解各种新知识。但我刚学会一个新方法后,就会有其他人跳出来说,这个方法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淘汰了。

在大家的衬托下,我越来越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我的呆板跟无趣,让老师都觉得无可救药,但好在我的成绩没有退步,只要答案是对的,过程对阅卷老师来说,没有犯错就好。

身边的同学开始获取各种奖项,同样在尖子班的我显得平庸而普通。

我本想忍忍,直到考上大学就好。

但是我奶奶注意到我的情绪,她一个人偷偷来到学校,想知道我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她并不知道我在哪个班级,也不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

直到同学一口一个“陈学霸”“天才”“神童”等调侃字样传来,我才知道是奶奶来了。

只有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