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儿童班车

在植的父亲是一名蓝领工人,却热爱写诗,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文在植没有什么经济头脑,家境也十分贫寒。学生时代的在植没少受欺负,那段日子里,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自己看漫画书。上了高中后,他便一头扎进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小说里。

“嗯,我猜在植多少受到了他父亲写诗的影响。他作为主编,干得相当出色。”

建浩闭上眼睛,回想起自己初中和高中的时光。

那时,全元哲住在漂亮的公寓里,常和黄秉哲、李石浩一起玩耍。建浩则住在破旧的联排别墅里,他和民赫、在植是好友,他们家庭条件相仿,在植一家更是住在联排别墅的地下室。建浩有时会去找比他小两岁的钟硕,就为了喝上钟硕母亲熬的牛骨汤。

当时,敏赫和在植经常遭到元哲和石浩的欺负,他们甚至都不敢还手,或许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差距,让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好在那时建浩身材高大,可能是钟硕母亲做的宣陵汤起了作用,他倒不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时的孩子们不叫在植的名字,而是喊他:“嘿,地下室的。”

他们还经常使唤文在植:“嘿,你,地下室的!帮我背书包!”

每当听到“地下室”这个称呼,在植就会低下头,肩膀也跟着耷拉下来。

全元哲的母亲是药剂师,在镇上经营着自己的药店。黄秉哲的父母都是学校教师,李石浩的父亲则拥有一家木材厂。这三个人住在同一栋公寓楼里,后来都去了首尔上大学。如今,全元哲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黄秉哲毕业于韩国科学技术院,在板桥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由于父母都是教师,秉哲高中时成绩最为优异。李石浩的父亲经营木材厂多年,直到最近,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在京里团街开了一家酒吧,现在又在中国做起了生意。加入公民组织的康民浩曾住在另一套公寓,他父亲是政治家,当时是市议会成员。

建浩的父亲曾是工业园区的工人,后来当上了保安。敏赫的父亲是公交车司机,退休后,现在开着艺术学院的儿童班车。文在植的父亲是劳工,还总爱写诗,而文在植已经有段时间没和父母联系了,他父亲信用评分很差,这对文在植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似乎父子的生活轨迹总有相似之处,儿子在某种程度上会追随父亲的脚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建浩在这些高中朋友中,却是最为成功的那个,还经营着自己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