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各地医者都想参与医学交流会

“贡院修缮得如何了?”赢无忧开口询问道。

这时,人有一人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公主,外面的修缮工作已然完成,但仍有一部分考棚尚未竣工。”

赢无忧听后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知晓,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加快速度吧。”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人连忙应声道:“是!属下遵命!”

赢无忧略作思索,再次叮嘱道:“此次科举乃是为大秦选拔人才的大事,考场的布置切不可马虎。一定要注重秩序和规范,每一个考位都需精心安排,万不可出现差错,务必要让考生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安心答题。”说罢,她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自己的要求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之中。

稍作停顿,赢无忧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又补充道:“另外,贡院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万万不能掉以轻心。在考试期间,必须安排足够数量的官兵进行巡逻,以防有人胆敢作弊或者蓄意扰乱考场秩序。同时,考场内所需的桌椅、笔墨等各类物品也都要提前准备齐全并且摆放妥当,绝不能因为这些小事而影响到考生们正常应试。”

此时,人群中忽然有人出声问道:“公主殿下,如今考题还尚未拟定出来,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赢无忧闻言,低头沉思片刻,心想距离科举开考尚有一月之久,现在出题确实为时过早,毕竟若过早出题,极有可能会导致题目不慎泄露出去。于是,她抬起头来,淡定地回应道:“此事暂且不必着急,你们只需先妥善处理好考场方面的诸般事宜即可。待时机成熟,再行商议出题之事。”

众人听到吩咐后,忙不迭地应声称是,脸上满是恭敬之色。赢无忧微微点头,随后又不紧不慢地交代了几句需要注意之事,这才转过身去,步伐轻盈的离开。

随着科举报名的结束,各地学子们也纷纷开始整理行囊,准备踏上前往咸阳的漫漫路途。他们有的独自一人,背着简单的包裹,迈着坚定的步伐,目光直视前方;有的则呼朋引伴,三两成群,彼此间谈笑风生,好不快活。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个个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仿佛周身都散发着蓬勃的朝气与无限的活力。

他们或骑马扬鞭,或乘坐马车,或结伴步行,一路风尘仆仆,却难掩眼中的炽热与憧憬。有的学子来自偏远的郡县,为了赶赴这场改变命运的大考,提前早早便已启程;有的学子囊中羞涩,却依旧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向往,一路风餐露宿,不舍昼夜。

一路上,寒风瑟瑟,但学子们不畏严寒。他们心中只想着早日抵达咸阳,一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独自前行者时而沉思默想,时而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正在脑海里背诵着学到的知识;而那些结伴同行之人,则相互交流着各自的学识和见解,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赢无忧在忙着科举筹备事宜的同时,也未曾忘记另一项意义非凡的盛事——医学交流会。对于赢无忧来说民生福祉与人才选拔同样重要。在她的精心规划下,医学交流会的场地定在了咸阳城外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

与考科举那庄严肃穆、坐落于城内的贡院不同,这片空地宛如一张等待绘制蓝图的白纸。赢无忧站在这片空地上,极目远眺,脑海中已然勾勒出未来交流盛会的热闹场景。

“公主,此处视野开阔,远离尘嚣,实乃举办医学交流盛会的绝佳之地。”负责医学交流会的李太医令说道。

赢无忧微微眯起眼睛,点头道:“不错,希望这里能汇聚天下名医,交流医术,救死扶伤,为我大秦百姓带来福祉。”

很快,这片空地便热闹了起来。工匠们日夜忙碌,搬运石材、木材,搭建房屋、桌椅。他们的汗水滴落在这片土地上,每一滴都饱含着对这场盛会的期待。而赢无忧,也会在繁忙的政务间隙,亲自来到此处视察工程进度。她与工匠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在筹备医学交流会的日子里,赢无忧还亲笔书信,邀请各地名医前来参加。她的信件如同一颗颗火种,点燃了医道同仁们心中的热情。

然而,相较于备受瞩目的科举而言,医学交流会则显得有些低调神秘,并非人尽皆知。其原因在于众多民众对此事缺乏足够的关注度。

若论及科举,普通百姓尚可通过学堂苦读来获得参与资格;但对于医学领域来说,情况却大不相同。多数情况下,医学技艺往往通过家族内部代代相传得以延续,亦或是学子拜师学艺方能习得精髓。当然,其中也不乏那些凭借自身不懈努力钻研探索之人,例如神农氏不惜亲身品尝百草以寻求治病良方一般,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勇者敢于大胆尝试未知领域。

此消息犹如一阵春风,迅速在各位大夫之间传递开来。与此同时,其他诸国的太医署也或多或少听闻了此消息,这场医学交流会引得众多大夫们心潮澎湃、跃跃欲试。

小主,

他们满心期待着能够亲临现场,一睹这场医学交流会究竟是何模样。是否当真有人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积累的医学经验传授给他人呢?众人心中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心思:有的心存疑虑,担心这不过是一场空谈;有的满怀好奇,渴望探寻其中奥秘;还有的纯粹只是想来凑个热闹。

太原郡娄烦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却有着一位声名远扬的人物,一位姓孙的大夫。

这位孙大夫可谓是家喻户晓,他那精湛绝伦的医术令人赞叹不已。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常见疾病,只要经过他那双神奇的双手诊治,往往都能够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久而久之,当地百姓对他尊敬有加,并亲切地称呼他为“孙伯”。

就在近日,一场盛大的医学交流会即将在咸阳举行。这个消息传到了孙伯耳中,顿时令他心潮澎湃、大为触动。一直以来,孙伯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信念,认为行医者的使命便是济世救人,悬壶济世。如今得知有这样一个可以与同行们切磋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他深知其意义重大非凡。

于是,孙伯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要立刻动身前往咸阳参加这场医学盛会。收拾好行囊之后,他便踏上了这段充满期待的旅程。一路上,风景如画,但孙伯的心思早已飞到了远方的交流会上。

与此同时,道路两旁不时可见一群群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正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咸阳方向前进。他们或背着沉重的书箱,或手持笔墨纸砚,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憧憬。这些都是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看着他们朝气蓬勃的身影,孙伯不禁心生感慨:大秦这片土地,果然孕育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