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妇女在一旁问道:“官爷,这浇水有啥讲究不?咱以前就是凭感觉浇。”
张农官点点头:“当然有讲究。不同的庄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量不一样。”
“刚种下的时候,水不能太多,不然种子容易烂;等苗长起来了,又得保证有充足的水分。”
农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有人提出问题,张农官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灌溉方面,张农官带着农民们一起修建灌溉水渠。
他手持图纸,指挥着众人挖掘、铺设砖石。“这条水渠要沿着地势修建,这样水能自流,灌溉起来省力又高效。”他一边比划,一边讲解。
一个壮实的汉子抹了把脸上的汗,说道:“官爷,这修水渠可费劲儿了,咱为啥不直接打水浇地呢?”
张农官笑了笑:“兄弟,打水浇地太费劲,效率还低。
有了这水渠,以后不管是大旱还是小旱,咱的庄稼都能喝饱水,收成才有保障。再说,这是一劳永逸的事儿,现在辛苦点,以后就轻松了。”
农民们听了,觉得有道理,纷纷加把劲,挖土的挖土,搬砖的搬砖,虽然辛苦,但一想到以后农田能得到充足的灌溉,大家都干劲十足。
“施肥也有讲究。”张农官又把农民们召集到一起,“不能乱施肥,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庄稼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
他拿出几种不同的肥料,向农民们介绍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一位老者疑惑地问:“官爷,咱以前就用些农家肥,这新肥料咋用啊?”
张农官拿起一袋肥料,说道:“大爷,这化肥肥力足,但不能多用,用多了会烧苗。”
“比如这种氮肥,在庄稼长叶子的时候用,能让叶子长得又绿又壮;磷肥呢,在开花结果的时候用,能让果子结得多、长得大。”
此外,张农官还大力推广轮作休耕的理念。
“乡亲们,这土地就像人一样,也需要休息。咱们不能一直种同一种庄稼,要轮着来,让土地恢复元气,这样以后的收成才能越来越好。”
一个年轻的农民有些担忧:“官爷,可要是轮作休耕,这一年不种地,咱吃啥呀?”
张农官耐心地解释:“小伙子,咱们可以合理安排,一部分地休耕,一部分地种些能养地的作物,像豆类。”
“而且,等土地恢复了肥力,下一季的收成会更好,长远来看,对大家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