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繁琐的述职报告……

“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国家满目疮痍,城镇尽是残垣断壁。”

“臣与安澜国皇帝会面,其言辞恳切,恳请大明援手。臣念及两国百姓,毅然决定相助。”

朱棣长叹一声:“安澜国内乱,百姓受苦,朕心忧之。方爱卿,你又是如何平定内乱的?”

“臣自幼研习兵法谋略,对局势分析有独到见解。仔细分析安澜国内乱局势,洞察两大势力的弱点与矛盾。”

“凭借对军事的精通以及大明军队的威慑力,制定分化瓦解之策。”

“先以使者传达和平诚意,再展示军事力量,震慑各方。”

“同时,暗中说服关键人物,最终兵不血刃地平定内乱。”

“这其中想必困难重重,方大人是如何说服关键人物的?”一位大臣好奇地问道。

方子言答道:“在‘靖边军’中,有一将领张峰,因出身低微不受重用,心怀不满。”

“臣找到他,对他说,‘张将军,如今安澜国深陷战火,百姓生灵涂炭。以将军之才,若能为和平出力,必能青史留名,摆脱出身束缚。’张将军被臣说动,愿意相助。”

“在‘虎威军’中,谋士王智对主帅决策不满。臣对他晓以利害,‘王先生,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您施展才华之时。若能促成和平,您将成为安澜国的大功臣。’”

“最终,他们都为和平出了力。”

“而后,臣挑选六名精英将士留在安澜国。”

“擅长军事训练的孙校尉,整顿安澜国军队,依大明军制,制定严苛训练计划,提升其战斗力。”

“精通农业技术的张农官,带去改良种子与先进农耕工具,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修建灌溉水渠,改善土地肥力。”

“负责民生管理的周大人,与安澜国官员深入交流,制定一系列民生政策,设立救济院、修建公共设施、组织集市,全方位助力安澜国发展。”

“如今,安澜国皇帝感恩戴德,主动让安澜国成为大明附属国。”

“两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安澜国百姓对大明亦充满感激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