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来到一月八号这日。
结婚当日,他三哥借了大队一辆自行车,车上挂上红绸,胸前戴着大红的花,去县上接新娘去了。
这个年代结婚,没有豪华的婚车队伍,也没有璀璨的烟火和盛大的宴会厅,用自行车接亲,都是稀罕的。
至于新娘的陪嫁,大多数也是用人工扛着回来的,好一些的用自行车送亲、送陪嫁的东西。
“新郎、新娘来了,快打鞭炮。”在张家门口的娃子,看到远远驶来的红绸装饰的自行车,兴奋地大喊起来。
因为结婚的人家,迎接新娘回来了之后,会撒撒喜糖和果子给他们这些娃儿吃的。
这个年代,一天到头也难得能吃上几颗糖,所以孩子们都特别期待这样的场合。
一时间,鞭炮声、欢笑声、还有村民们的祝福声交织在一起,
张家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
“三转一响呢?”
“还有两套床上用品,看那布料都好着呢?”
“柜子、梳妆台、暖壶、恭桶什么都有。”
来张家吃百家酒的大队人队员,正在写彩礼,看到陪嫁,纷纷议论起来,眼中满是羡慕与赞叹。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陪嫁物品无疑是丰厚的,象征着新娘家庭的殷实和男方家的实力。
张文民骑着自行车缓缓驶入院子,新娘坐在后座,脸上并没有蒙着红盖头,只是身着草绿色军装,胸口戴红花,余洋见到这么多人后,脸上红彤彤的一片。
进了院子后,张文国、张文富、以及两个姑父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帮忙卸下陪嫁的物品,有的则忙着准备接下来的仪式。
“来吃糖了、果子了。都别抢。”等新郎和新娘进了院子后,张秋瑜把一盘子喜糖和花生瓜子端了出来,笑眯眯地招呼着周围的孩子们。
孩子们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抢夺着盘子里的糖果、瓜子和花生,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院子。
张文民和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