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转炉炼钢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没有转炉炼钢之前,大唐的钢铁质量不行,既不能造枪也不能造炮,勉强上马危险不说还造价奇高,还不如用冷兵器便宜实惠呢。

本来黄巢还想就弄些“轰天雷”、“霹雳弹”之类的简易火器送去沧州的,后来一想这些玩意儿太容易技术扩散了,万一被人弄去几个,稍微研究一下指不定到最后这玩意儿就得落到自己人头上。

更何况这近前有个便宜爸爸,长安还有个死死盯着自己的球王同志,自己要是没准备好就把火药这种神兵利器给亮了出来,后果不可想象。

所以火药还是暂时保密的好。反正只要转炉炼钢技术一出来,那就已经是对唐朝的兵工业进行降维打击了,没必要过度爆兵。

正好,田信也刚刚在实验室里提炼出了锰,锰钢技术也可以上马了。

相信有了锰钢盔甲,老爷子和好大哥就是躺着不动,也不会被砍死。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那就是盔甲在战争中的作用。

为什么后世百姓持弩不一定犯罪,但是私造盔甲就一定会被抄家灭族呢?

很简单,在古代着甲兵和无甲兵完全是两种生物。为什么经常有几百官军追着上万农民军打的名场面,原因很简单,官军有甲,百姓无甲。

唐代的士兵披甲率已经达到60%以上,《太白阴经》中的军械篇和阴阳对图篇中就有记载:一军一万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队有五十人,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

可见唐代士兵的披甲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甲和甲还是有区别的,要想在人群里开无双你得有一身顶级装备——明光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六典》卷十六提有记载:"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鸟锤甲,六曰白布甲,七曰阜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也就是说唐朝的铠甲有十三种,但是明光甲却只配备给高级武将,为啥?

看看铸造明光甲的工序就知道了:

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精磨;

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

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不说需要多少工时,就筑造一套明光甲用掉的铁就是一大笔钱,所以筑造一副明光甲的价格能让一个中等之家直接破产。

但是现在黄巢有了转炉炼钢技术就不用一锤一锤的敲打铁片了,可以直接铸造钢甲,也就是后世西方的那种铁皮罐头似的全钢甲。

现在黄巢又有了锰钢,那么全钢甲最大的弱点弹性不足和强度不够也就不是问题了。相信用锰钢造出的全钢甲足够好大哥在战阵中开无双了。

说句不大好听的,康承训只要自己不摘面甲,站在那里让敌人捅半天也能安然无恙。

上次康志睦给自己配备的卫队就是全套明光甲的卫队,这次自己再给好大哥弄点全钢甲过去,有这么一批精锐武装,相信史宪诚和王庭凑这俩货就得干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