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够了,不是吗?旁人知不知道我汪直,又有何妨?”
朱佑樘听后,心中大为触动,目光中满是感慨与欣慰。
“汪公,您对济危的这份情谊,实在让朕动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深知,您历经风雨,心向朝堂,即便隐于幕后,也不忘为大明社稷谋划。”
朱佑樘顿了顿,目光望向宫殿之外,若有所思地继续道。
“朕的时日不多了,大明的未来,便落在太子和济危等人肩上。
汪公,朕希望您能在暗中守护他们,保我大明江山安稳。”
汪直双手抱拳,单膝跪地,神色庄重肃穆,宛如磐石般坚定。
“陛下放心,老奴这条命,本就是为守护皇室而生。
只要老奴还有一口气在,定不让宵小之徒威胁到大明根基。”
朱佑樘微微颔首,接着说,
“济危虽有大才,但初涉朝堂,难免会遇到诸多阻碍。
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有些人表面恭顺,实则心怀叵测。”
汪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犹如寒芒出鞘。
“陛下所言极是,老奴虽久居诏狱,但也听闻朝中一些风声。
往后,老奴会留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若有人妄图对太子和济危不利,老奴定不轻饶。”
朱佑樘点点头,又问道。
“汪公,依您之见,当前朝中最需警惕的是哪些势力?”
汪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陛下,老奴认为,朝堂之中,有些大臣表面上奉公守法,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实则暗中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他们为了自身的蝇头小利,不惜牺牲国家大计,损害百姓利益。
还有,那些外戚势力,仗着与皇室的裙带关系,在朝中横行霸道,肆意妄为,也是一大隐患。”
朱佑樘听后,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朕也有所察觉,只是如今朕身体抱恙,很多事情力不从心。
希望汪公能在关键时刻,助太子和济危一臂之力,铲除这些隐患。”
汪直郑重承诺?
“陛下放心,老奴定会密切留意这些势力的动向。
一旦他们有所动作,老奴会第一时间告知济危,让他早做防备,未雨绸缪。”
朱佑樘欣慰地笑了笑。
“有汪公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对了,济危曾跟朕提及,他有一个想法,想要推行一些新政,以改善民生,增强国力。汪公对此有何看法?”
汪直微微皱眉,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片刻后说。
“陛下,新政若推行得当,自然能造福百姓,让黎民安居乐业,增强国家实力。
但新政的推行,势必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他们定会想方设法阻挠破坏。
济危推行新政时,需谨慎行事,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发动荡。”
朱佑樘深表赞同。
“汪公所言极是,朕也跟济危说过这些。
只是这孩子性子急,一心想要做出一番成绩,造福百姓。
希望汪公日后能多多提醒他,让他明白,做事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汪直点头道。
“老奴记住了,往后定会时刻提醒济危。
陛下放心,老奴会尽自己所能,帮助济危,让他顺利推行新政,实现抱负,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朱佑樘看着汪直,心中满是感激。
“汪公,朕能有您这样的忠臣,是朕的福气,更是大明的福气。”
汪直连忙说道。
“陛下过奖了,老奴能为陛下和大明效力,是老奴的至高荣幸。”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神色匆匆地走进来,跪地禀报。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朱佑樘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