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蒋玉菡的产业被忠顺王府收回,袭人连住所都快保不住。她每日只能做些粗活勉强糊口,曾经圆润的脸庞变得消瘦枯黄。
而那些知晓红楼旧事的文人墨客,偶尔谈及袭人,也只是摇头叹息。他们感叹命运弄人,本以为是佳偶天成,却不想是这般悲剧收场。
袭人常常在夜里对着那松花绿汗巾发呆,回忆起往昔在贾府的日子,既有和宝玉相处的温馨,也有姐妹间的情谊。可如今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剩她在这冰冷世间独自煎熬,正如那判词所言,她的命运终究逃不过孤苦贫困,在无尽的悔恨与思念中等待生命的终结。
一日,袭人正在街边为人浆洗衣物赚取微薄工钱,忽见一老妪牵着一小女童路过。那女童模样甚是可爱,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打量着袭人。老妪见袭人形容憔悴,心生怜悯,便停下脚步与袭人闲聊起来。老妪听闻袭人遭遇后,长叹一声,说道:“我本是远方来此讨生活之人,这孩子也是捡来的。看你孤身一人,若不嫌弃,这孩子便跟着你吧。”袭人惊讶地抬起头,望着女童眼中的纯真,心中泛起一丝温暖。
此后,袭人便带着女童艰难度日。女童虽小,却懂事乖巧,尽力帮着袭人分担家务。袭人在教导女童读书识字时,总会不自觉想起当年在贾府教宝玉的情景。有时,她也会担心忠顺王府的人找来,害怕连累女童。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并没有发生意外。袭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女童的陪伴,在这贫苦岁月里找到了一丝慰藉,仿佛生命又重新有了寄托,虽依然清苦,但不再是孤身面对这残酷的命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好景不长,女童突然染了重病。袭人四处求医,可家中贫寒,根本无力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她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一日,袭人抱着女童在街头无助落泪时,遇到了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妇人。妇人见袭人可怜,女童病弱,询问详情后竟称愿意帮忙。袭人感激涕零,却不知这妇人竟是忠顺王府派来的。原来忠顺王府一直暗中监视袭人,怕她泄露蒋玉菡之事。
妇人出资治好了女童的病,却带走了女童,说是收养。袭人悲痛欲绝,又一次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也逐渐萎靡。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袭人蜷缩在破旧的屋子里,手中紧紧握着那条松花绿汗巾。她想起自己坎坷的一生,不禁泪流满面。最终,袭人在贫病交加中闭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苦难的一生。她的命运终究如同那太虚幻境中的判词一样,以悲剧落幕,留下无尽的悲哀让人叹息。
多年以后,一位名叫暮雪的年轻女子来到此地。她痴迷于研究《红楼梦》背后隐藏的真相,听闻了袭人的故事后深感同情。暮雪决定寻找袭人遗留之物,几经周折,她寻到了那间破旧屋子。
在角落里,她发现了一块残旧的手帕,手帕上绣着模糊的花纹,似是与袭人有关。正当暮雪仔细端详时,一阵风吹过,烛光摇曳不定。恍惚间,她看到一个身形落寞的女子,那便是袭人。
袭人哀怨地诉说着自己的不甘与遗憾,暮雪想要安慰却无法触碰她。随着光芒渐强,袭人缓缓道出一个秘密,原来她在死前将一些关于《红楼梦》真正结局的线索藏于某处。
暮雪震惊,待回过神来,幻影已消失。她决心找到那些线索,还原曹公笔下众女子真实的命运轨迹。从此,她踏上了漫长的探寻之路,只为揭开那段被掩盖的红楼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