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从嘉奏折内容,则是侧重于对于江淮守军的信心,表示大周一年内不能破江淮之地。而潭州兵马则会伺机出兵,挡住南平援军。
“太好了!”
李雄也是表态的说着。
“攻取南平不仅能削弱大周的力量,还能为我方争取更多的战略资源和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举动将打乱敌人的计划,为我们赢得更大空间。”
潘佑听完后,激动不已。
“赵大人果然名不虚传,此计甚妙!”
在李从嘉安排下,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并开始热烈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这股团结一心的氛围中,一个更为宏伟的战略蓝图逐渐清晰起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那是对于胜利的渴望,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攻略南平!”
李从嘉是因为知道日后南平会派遣援军支援大周,投入到江淮之战,也是因为黄莹近日忧心忡忡,对于这个事情一直放不下心。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他也决定要攻下南平。
牵制住大周的援军,也知道大周不可能在一年之内打下江淮,这样自己领兵在上游,对局势有个更强的主动权。
众人商议完毕后,制定了具体策略。
但发动大军出征,也不是一时半刻之事,此时马上秋收结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同时也要向南唐朝廷派遣信使,等待朝廷批复,若是没得到朝廷的允许,李从嘉私自出兵,日后惹人非议。
所以李从嘉起草奏折后,快马加鞭送到朝廷。
按照这个时代书信传递速度,等到批复最快也得一个多月。
结束军议后,李从嘉着手各项政务落实。
此时湘江大地百废待兴,一项项政策和事情,都需要李从嘉决定。
救灾是刻不容缓,他也要拨出粮草,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同时还得准备秋收之事。
一时间,各项事情纷至沓来,处理数日,才理出个头绪。
这一天,李从嘉正在府衙内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
思绪被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和清脆的笑声打断。
黄莹身着一袭湖水绿的裙子,裙摆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将春天的气息带进了这间略显沉闷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