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片刻,叫你家节度使刘仁赡,前来搭话。”
大周武将叫停了攻城。
向城中喊话通报消息。
片刻后,刘仁赡顶盔着甲,出现在寿州城头。
只见大周士兵,押解一白胡老者,身着白衣,两名士兵,刀架在脖颈之上,将他推搡到城下。
城墙上的刘仁赡一眼认出了孙忌的身影。
“孙相公!”
尽管距离遥远,但两人的眼神交汇之处仿佛有千言万语。
刘仁赡屈身下拜,表达对旧友的敬意和心中的无奈。
柴荣命人传话,要求孙忌劝降刘仁赡。
孙忌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城头。
“君受国家大恩,不可开门降敌。”
他的声音透过战场的风声,清晰地传入刘仁赡耳中。
押解大周兵卒,把刀架在脖子上,踹了一脚道:“老匹夫,再敢胡言,砍了你,快按照陛下要求说话。”
听到此言,刘仁赡心中一阵激荡,他知道这是来自同僚、来自朋友的忠告。
他再次遥望孙忌,眼中含泪却又充满决绝,“孙公之言,铭记于心!”
孙忌继续说道:“我是唐国宰相,岂能教唆本国的节度使叛国投敌。”
“刘将军,你守住大唐门户,不可退让半步。”
噗嗤!
侍卫斜劈一刀砍在了孙忌肩膀上。
孙忌犹如松柏,紧咬牙关,愣是不哼一声。
站立不动道:“刘将军,大唐全靠你了,不可开门受降。”
“孙大人教诲,不敢相忘,我必死守寿州城。”
此时大唐朝廷,最忠诚的两人,隔着寿州城遥遥相望,用生命对话。
文臣罡正,武将风骨。
刀斧加身的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直挺脊梁,支撑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