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纸币的前提是汇通天下

杨毅这时候问道:“那究竟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发行纸币?”

“其实咱们在外东北两年前就可以推出纸币,问题是咱们治下的人口太少,体量不够,就算搞纸币也不解决问题,必须着眼全国。”

赵新用笔敲着白板上的字继续道:“商号,咱们已经有了;影响力,相信去过安平港的人都能看到;政府信用不用说了,北海银号是我们自己的。关键是要建立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我们就可以顺势推出银行券。而要做到汇通天下,还要有集中清算的能力,掌控大比例份额的票据市场,到那时才可以考虑发行纸币。”

他今天只是泛泛而谈,实际操作远比说的要复杂,而且发行纸币最大的问题就是滥用政府信用带来的贬值,无法避免。如今关内各地用着银子铜钱都物价猛涨,这要冒然推出纸币,只要贬值,老百姓肯定重新转向铜钱和银子,由此带来恶性循环。

历史上的宋金元明朝廷发行了各种纸币,交子、钱引、会子、宝钞、交钞、中统钞等等,全都是以政府信用作为价值保证。可是封建王朝的政府信用却又是最不能信任的,一旦发生战争或是发生灾荒,为了缓解财政不足必定超发,各种纸币最终都成了擦屁股纸。等到了“一条鞭法”实行后,白银成了唯一具有充分货币职能的货币,古代中国的信用纸币就已经玩不下去了。

下午的会结束后,陈青松叫住了正要出门的赵新,说道:“虽然我不太懂金融,可你想建立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和清算中心,相关人员得提前准备好。你看是不是从咱们那边找两个专业人士过来?”

赵新道:“找人的事不急。你忘了,咱们手底下有一帮最适合从事银行业的人。”

陈青松愣了一下,随即一拍脑门道:“嘿!我这脑子,忙糊涂了。”

犹太人,这是在北海镇里被很多人忽略,却又被赵新随时关注的一群人。

当年赵新拿下叶尼塞斯克后,当地的犹太人团体主动请求依附,原因就是不想再颠沛流离。而等赵新颁布了取消酒类包税制的布告,并禁止犹太人从事高利贷行业后,西伯利亚的犹太团体迅速分裂。一部分人在第二年春天回到了沙俄治下,另一部分人则去了赵新给他们划定的下乌金斯克和图伦地区。

如今四年时间过去了,北海镇治下的犹太人口已经从六千多人增长到了一万多人。从前年开始,民政方面通过土地置换和免税期延长的方式,又将四千多犹太人从西伯利亚迁出,分别安置在了从鲸鱼镇到伯力的各个村镇。

而赵新的下一步计划是等刚收复的辽东地区局势稳定下来,继续把西伯利亚的犹太人往外迁。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用四个字就能概括,化夷为夏。

古代中国虽然各族混杂,风俗语言各有不同,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不管是哪的人,只要认同中华文明的“礼”并遵守,那就是华夏。比如宋代的开封犹太人、明代的色目人、甚至是满清的俄罗斯佐领。

小主,

如今北海镇治下的犹太人每个人都要起个中文名字,就算一句话都不会说也得有;适龄儿童必须要进学校学习中文,没得商量。

此外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