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城市边缘的地方,有一座号称“云上天宫”的大酒楼,名为“白云楼”。
白云楼有三绝,“味绝”“音绝”“舞绝”。这里汇聚了全大乾最美味的食物,最动人的音律,以及最曼妙的舞姿。
凭此“三绝”,白云楼在大乾已经屹立了数千年,始终都没有哪一座酒楼的风头能盖过它去。
当然,这跟它自身深厚的背景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此刻。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白云楼中却依旧灯火通明。
夜幕之下,整座白云楼就如同一座由灯光点缀而成的不夜天,雕栏玉砌,满地锦绣。传说中的琅嬛福地,仙家玉阙,也不过如此罢了。
楼中,并不是传统的楼阁结构,而是更复杂的开放式结构。
楼阁中空,底部是一座巨大的云台,周围则是一个个雅座。这些雅座中有纱幔垂挂,有如亭台一般镶嵌在楼中各处,错落如星空,盘旋的台阶有如星轨般连接着一座座亭台,回旋环绕,错综迷离。
亭台雅座之间,还有专门挑出的空中花园,花园中种植着各色灵植花卉,有灵蝶飞舞,灵禽跳跃,鸟语花香。
雕成仙鹤展翅形状的荧石灵灯散发着朦胧的光辉,星光如缕,自高空中袅袅而下,让所有的一切都如同蒙上了一层光影,变得朦胧而绮丽。
整座楼中,最为明亮的,反而是位于底部的那座巨大云台。
云台通体由灵石雕琢而成,台上布置着精妙的阵法,一束光芒从楼阁顶端打下,笼罩了整个云台。
从上方的亭台包厢中俯瞰,云台上的一切纤毫毕现。
云台上,身姿曼妙的舞者正回旋起舞,腰肢款摆,白衣蹁跹,衬着云台上弥漫而起的白色云雾,恰似从仙宫坠落人间的仙子。
“‘琅嬛阁七艳’果然名不虚传。袅云仙子的舞姿真是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楼上某个雅座里,几个一身华服,一表人才的青年们正一边浅酌,一边欣赏着养眼的歌舞,嘴里啧啧称赞。
琅嬛阁乃是琅嬛夫人所创,阁中培养出的女子各个雅善音律,舞姿曼妙,人品才华也是各个出众,便是连天资实力也是相当不俗,一直以来都颇受京中世家追捧。
琅嬛阁七艳,便是其中最为出挑的七人。
这七人不仅天姿国色,各有擅长,更是每一个都有着天人境的实力,在京中极为受追捧。不知多少世家青年一掷千金,只为了见上她们一面。
倘若不是白云楼面子够大,也未必能请得到袅云仙子。
而同一时刻,楼上的某个大型雅座里,几个青年男女正参加白云楼近年来推出的特别活动——“五十岁以下青年大胃王比拼”。
一群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围成一圈,给各自支持的对象加油鼓劲。
比赛显然已经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了。这会儿,比赛用的长桌上早已摆满了堆积如山的空盘子,有三个参赛者已经撑不下去,跑到角落里去吐了,长桌上就只剩下了两个人还在比拼。
这两人一男一女。
男的那人体型健壮魁梧雄壮,宛若一头从蛮荒中走出的远古战象,一看就是那种身怀某种厉害血脉,修炼了高深炼体功法的家伙。
而女子则是没有那么显眼了,她肤白貌美,脸庞微圆,生着肉嘟嘟的婴儿肥双下巴。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仿若充满了天真和单纯。
这女子,赫然便是王氏“璃”字辈大小姐——王璃慈。
她也是参加大胃王比拼的选手中,唯一的一位女子。
自从跟师尊云阳上人一起来到国都之后,她就一直混迹在这白云楼中,几年下来,已经混出了一点小名气。
虽然,这名气多半是因为她的好胃口。但是,名声也仅仅局限于此了。
国都这地方,龙盘虎踞,奇人异士数不胜数。而王璃慈除了特别能吃之外,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赌,是人类的“劣性根”之一。
只要有人的地方,“赌”字,向来是禁绝不了的。
此等大胃王比赛,也不乏有好赌者参与其中,操盘者更是来自于白云楼的一位掌柜。
“最后的比拼了,我出三千乾金押大蛮象赢。”某个气度斐然的世家子弟,轻飘飘地丢出一叠乾金,“别看大蛮象才四十多岁,才是个灵台境,却是来自于边陲蛮荒部落——战象部落的少族长。他的古战象血脉已经达到二重巅峰,《战象淬体诀》也修炼到百炼之胃的地步,非但一口气能吃下一整头蛮牛,连矿石铁砂都能消化。”
“我也听说过他,听说他已经被三品世家‘公冶氏’收入家将序列,成为当今公冶氏嫡脉子弟的亲随。据说,公冶氏有意向将其培养成为天骄!”
一时间,众世家子弟议论纷纷,不乏有人露出了羡慕之色。
即使是在古老世家云集的大乾国都,公冶氏也是最为顶级的古老世家之一。能得到公冶氏嫡脉公子的青睐,那个大蛮象显然是平步青云,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了。
不少人开始跟风,下注投大蛮象赢。
不过,王璃慈的名气也不小,同样拥有不少拥趸。尤其是一些世家小姐们,纷纷掏出金票赌王璃慈赢:“璃慈姑娘可是衡郡王家里的贵客,据说颇得衡郡王的喜爱,她一身食量更深不可测,我们赌璃慈姑娘赢。”
“璃慈姑娘是挺能吃,但是比起大蛮象终究差了许多,战象淬体诀可不是吃素的。”
众说纷纭下,绝大多数人,终究还是投了大蛮象。投王璃慈赢的,仅仅占据了数十分之一。而且随着舆论的一边倒,压大蛮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与此同时。
白云楼顶楼,镂空大平台的包间内。
一位衣着华丽,气度高贵不凡的男子见得这一幕,不由微皱眉头:“云阳,你这么谋划骗局真的好吗?”
他旁边坐着位衣着朴素,仙风道骨的老者。
闻言,老者捋着胡须叹息了一声,语重心长地说:“衡郡王,你这就是典型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培养个徒儿我容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