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启棣用食指戳着地图,“他们村大概在这里,宇国边关在那儿,然后这边是西屯关。”
宁锦璃边看边说:“看上去,他们所在的村子确实离我们这边更近点,没错呀,符合他们当时的描述。”
“那你再看这里。”萧启棣将食指往上移动,停在了写着河湾县三个字的地方。
宁锦璃认真辨认了下地图上模糊的边境线,咕哝道:“他们村离河湾县好像也挺近,跟离咱们这边差不多。”
“这就是问题所在,”萧启棣轻轻点着手指,“众所周知,西屯关地区是大玄最为贫瘠的地方,没人看得上,更别说这里还干旱了大半年,宇国边境上再偏僻的村子,应该也不大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
“但河湾县就不一样了,那里没有遭受旱灾,我虽然没去过,但听说,河湾县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逃难的宇国村民为了活下去,冒险跑到相对来说更近点的大玄境内,这说得过去,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河湾县?”
听完这些,宁锦璃思索几秒钟,问道:“你不会还是怀疑那几百个村民别有目的吧?”
萧启棣摇摇头,“那倒不是,我若怀疑的话,就不会挑出几个人给灭蝗队当向导了。”
“既然他们没有别的目的……”宁锦璃蹙眉道,“那就是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让他们只能来西屯关。”
萧启棣补充道:“或者是,不敢去河湾县。”
宁锦璃说:“把他们叫过来问问好了。”
“我正有此意。”萧启棣点点头,旋即派出了人把几个宇国难民带到了他跟前。
“草民……拜见君上,拜见仙子。”宇国村民在院子里朝着萧启棣和宁锦璃叩拜道。
“起来吧。”萧启棣摆摆手,瞥一眼放在石桌上的羊皮地图,“我有点问题,想问问你们。”
“是,君上。”
萧启棣没有绕弯子旁敲侧击,直接问出了刚刚跟宁锦璃谈论的问题。
“启禀君上,”一个难民回答道,“这是因为,我们村与大玄河湾县中间,隔着一段不属于大玄和宇国的地区。”
“哦?在哪?”
“在……额……这个……”
难民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形容。
萧启棣就让他走近些,在地图上指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小心翼翼用指尖比划了几下。
“原来是这样,”萧启棣微微颔首,“这地图过于笼统,我便不知还有这么一段地方。”
难民继续道:“草民们若要前往河湾县,也只能先进西屯关,入了关之后再从大玄境内过去。”
萧启棣再问:“为何不直接穿过此处?”
难民愁眉苦脸回答:“君上有所不知,那里偶尔会有游牧部落的人出没,就连流窜于大玄和宇国边境地区的流寇都不敢轻易进入此地,我们这些个老百姓要是进去了,没碰见游牧部落还好,若碰见了……可就……”
萧启棣眉头逐渐拧紧,“来自遥远北方的游牧部落,向来都很危险。可是,西屯关地区乃至周围很多地方都已干旱大半年,游牧部落不会耕种,只知道逐水草而居,如今在此处碰到他们的可能性,只怕比碰见水源还低。所以,你老实告诉我,还有别的原因吗?”
跟前的难民眼里闪过一丝犹豫,摇摇头说,“没……没了。”
萧启棣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便淡淡看向其余几个难民,“真没有了?”
其余几个立马缩起了脖子。
萧启棣眯起眼睛,猛地一拍桌子,“还敢瞒我?”
几个难民吓得扑通跪下,脸都贴在地上了,个个瑟瑟发抖。
宁锦璃凑到萧启棣耳边低声说:“他们本来就胆小,现在的情况在他们心中还属于是寄人篱下,何况你还是这里的君王,你可别再吓唬他们了。”
萧启棣想了想,便放缓了嗓音,“你们但说无妨,不管是什么原因,我绝不怪罪你们。”
“这……”有个难民硬着头皮说,“君上,我们……我们是怕说出来,会让您不悦啊。”
“是么?”萧启棣更有兴趣了,“我向你们保证,我绝不生气,要是连我都不相信,锦璃仙子在此作证,总该信了吧?”
宁锦璃附和道:“你们只管说,他要是生气,我就教训他。”
听到这句话,难民们的神色才缓和了不少。
“君上,仙子,”一个难民郑重其事道,“我们不穿过那片地方直接去河湾县,除了害怕可能会碰到的游牧部落之外,更是……是怕河湾县的县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