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楚人看着一个个木箱被抬上船,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些秦国生产的纸的价格不过十二文一张,自己运回楚国,就可以轻轻松松卖上五十文一张。
在中间的利润超过了三十五文,这买卖真是太好了。
魏国和楚国发生的事情,在其他国家也在发生。
原来,随着竹纸的生产工艺越来越成熟,竹纸的生产数量便越来越多。
而且,李言早在竹纸大卖以后,便扩充了竹纸的生产规模。
蜀地新建立的造纸之所,规模是雍城的十倍以上,一天足足可以造纸十万张以上。
加上其他地方的造纸之所,秦国如今一天造出来的纸张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身的需求。
所以,李言早就已经逐步将纸张的价格降了下来,纸张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了二十文一张。
至于说,秦国其他的造纸之所,并没有因为竹纸的出现而倒闭。
因为,李言将竹纸的制造之法,教给了秦国所有的造纸工坊。
当然,不是无偿的,而是要花钱的。
李言很清楚,纸这种东西,不合适由国家独造。
事实上,任何民生物品,最好都不要让国家形成垄断。
因为,一旦有东西国家被垄断了,带来的利润固然惊人,但是,产生的问题也是惊人的。
其中,一个最常见的问题便是,产品的质量。
因为垄断的民生物品,基本不会担心销路问题,所以,制造的时候,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质量很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降低。
所以,李言没有将纸张收为国有,而是,国有和私人并存。
这样,不管是国有造纸所还是民间的造纸所,为了生存,必然不会生产质量不好的纸张。
而大秦的造纸事业蓬勃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纸张产量过剩 。
于是,为了缓解纸张数量过剩,同时,赚一些钱,李言便决定,向诸国输出纸张。
对于诸国输出纸张的方法有两种。
主要是根据不同国家的规定不同来进行的。
像魏国这种自由买卖纸张的国家,秦国会寻找魏国本地商人,然后让这些魏国商人成为秦国的代言人。
这些魏国商人从秦国购买纸张,然后直接在魏国境内进行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