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在洛阳,董承的兵力是没有韩暹多的。
在彼时那个拳头大,就有理的时期,军队人数多,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便大。
所以,董承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是比不过韩暹的。
在董承看来,韩暹一名农民军出身的人,凭什么可以压自己一头,要知道,在东汉,出身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加分项。
不然的话,袁绍也不会时不时的把四世三公挂在嘴边。
董承虽然出身不算最顶级的,但是,也远超韩暹这样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在被韩暹压制以后,董承自然心有不甘,便开始想办法破局。
最后,董承想到的方法是找外援,学何进,招外兵入京。
而这个外援便是曹操。
是的,曹操之所以可以迎汉献帝,从而达成挟天子以令不臣,其实是因为董承主动联系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董承,曹操一时间,根本找不到进洛阳的机会。
而曹操抵达洛阳以后,很快便击败了韩暹。
解决了董承的困境。
从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董承这人属于为了权力地位,不择手段的存在。
而曹操在击败韩暹以后,以洛阳残破为理由,把汉献帝和一大群大臣,迁到了许都。
同时,曹操开始慢慢的削弱汉献帝拥有的权力。
而曹操的行为,自然引起了董承的不满。
因为,董承的权力来源,便是汉献帝。
对于董承来说,汉献帝被削弱了,便是他董承被削弱了。
所以,当时,董承和曹操的关系,便一如当初董承和韩暹的关系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董承完全有可能故意弄出一个衣带诏,希望解决曹操。
毕竟,到许都的三年时间里,汉献帝的权力已经被削弱了很多了。
再继续拖下去,指不定再过几年,许都就没有多少大汉忠臣了。
时间拖的越久,对于董承便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