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王朝有兴衰,世家永相传

说白了,这就是统治阶级高高在上,令万民臣服的手段。

具体流程就是,反贼完成大一统,发告示,名为广招贤才,实则要打造铁桶江山。

儒家就来了,为显诚意,还在经义上特意加了个君权神授的高端思想。

君权天授,其意就是皇权来源于神,皇上就是神的代表,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

呃~

这就很合理吗,既被吹捧成神,又能愚弄百姓,那个皇上不喜欢。

而这还没完,核心思想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十字真言,先改顺序再改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忠孝放在前,忠君排第一,忠孝不两全时,在规定个三纲五常,第一条就是“君为臣纲”...

好嘛,有这核心思想指导,社会大风气不就定了吗~

百姓但凡饿不死,都不会去造皇帝的反。

反过来说,都快饿死了,更没有造反的力气啊~

这对皇帝来说,就是个稳赚不赔。

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骄奢淫逸地使劲造呗~

呃~

扯远了,其内在含义便是,王朝有兴衰,世家永相传。

这算是儒学内部的潜规则,也是所有世家的共识。

许青云知道,当时的大臣们,包括刘元甫在内,都是打的这个心思。

之所以选择勾丽,也是因为勾丽和大乾最为类似,勾丽王也尊崇儒家治国的思想。

然后便有了刘元甫的暗送秋波,勾丽王的臭味相投,最后就准备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这事其实也是正经,当时的情况,城破已是板上钉钉,无一丝回旋的余地。

虽然我们有背叛皇帝的嫌疑,但好歹能挽救全城百姓的性命。

而对大乾所有百姓,这样做也最有利。

至少不会再征战,官员也还是那批人,不会太过横征暴敛。

而且选择勾丽,才能遏制蛮族,毕竟让那些野蛮人太过残暴和胡作非为。

若是运作的好,没准还能让四族窝里斗,两败俱伤...”

关键是世家又能无恙相传吧~

许青云不由在心中腹诽。

但又不得不说,说的也不错,当时的选择也确实是最有利的。

只可惜,有尘王在!

许晴也不由有些期待了。

他想听听,面对陆尘天神下凡,老头们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