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时辰后,柔然骑兵基本被消灭,近四万柔然骑兵,只有不足一千人在阿伏干的带领下冲出重围。
魏军很快打扫战场,然后继续向云中进发,打算一举消灭这股柔然骑兵。
郁久闾大檀得知阿伏干四万大军损失殆尽,大惊失色,立即将剩余大军集结起来,然后向云中撤退。
郁久闾大檀命人将物资率先运回柔然,然后在云中再次劫掠一番向草原撤退。
郁久闾大檀上次被拓跋焘击败,心里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戒备,所以打算撤回草原。
他以为他撤回草原,魏军还会像以往一样,不再追击,可是这一次,拓跋焘是想将柔然彻底打残,让其无力再南侵。
魏国大军到达云中稍作休整,然后出云中进入草原,然后向柔然可汗庭进发。
拓拔鲜卑曾经也是草原霸主,所以对草原一样熟悉。
曾经在首领檀石槐的率领下在弹汗山建立鲜卑汗国,后檀石槐设三部,拓跋氏就是出自三部中的中部鲜卑,慕容氏、宇文氏则出自东部鲜卑,乞伏氏则是出于西部鲜卑。
其实经过五胡十六国,各族多次融合,已经没有太清楚的民族界限,拓跋氏只能说是曾经鲜卑汗国后裔,像乞伏氏已经与敕勒人进行过融合,虽然其还自称鲜卑,但已经不能算纯正的鲜卑人。
其实草原上的民族很多追根溯源都有些关系,甚至是一个祖宗,经过多年发展演变成后来的各个民族。
尤其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民族大融合,汉族的加入,加快了草原民族的汉化进程,也让草原民族更替的速度加快。
匈奴之后是鲜卑,然后是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各个民族依次称霸草原,当一个民族衰落,很快就会有另一个民族崛起。
鲜卑汗国衰落后,拓拔、慕容等部南下进入中原,柔然就开始称霸草原。
拓跋焘生在平城,但是也知道祖先曾经生活在这片草原,柔然的屡次入侵,让他想要征服这片草原。
魏国大军,进入草原,在柔然俘虏的带领下,向可汗王庭进发,他这次要一次解决柔然问题。